|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骨代谢变化及临床意义 |
|
倪安民 李玫玫
甲状腺激素与骨成熟、发育有关,参与人一生骨胳再塑造的全过程。成人甲亢时,在过量甲状腺激素作用下,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活性和数量发生变化,导致骨代谢紊乱。本文通过测定骨代谢标志,观察其变化特点以探讨其临床意义。 一、对象和方法 1.对象:(1)Graves’病(GD)组:49例(男14,女35),年龄(41±10)岁,有甲亢临床症状,甲状腺激素水平高于正常。均为初次发病未经治疗患者。(2)正常对照组:34例(男8,女26),平均年龄(38±11)岁,为我院门诊体检正常人。 以上2组均排除肝、肾疾患及骨胳、胶原代谢疾病,近期未服用引起骨质疏松的激素类、抗癫痫药物。经χ2检验,2组性别、年龄构成比均具有可比性。 2.方法:(1)标本收集:晨空腹采肘静脉血,分离血清后即测定总钙(Ca)、碱性磷酸酶(AKP);剩 余血清分装 置-20℃冰箱保存,存放期少于5个月,同批测定骨钙素(BGP)和I型胶原羧基端吡啶并啉交联肽(ICTP),同时留取晨起空腹首次尿,即刻测定羟脯氨酸/肌酐(HOP/Cr),留尿前1天禁食富含胶原食物,禁止剧烈活动。(2)测定方法:血清BGP采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所提供的放免试剂盒测定;ICTP采用美国INCSTAR公司提供的放免试剂盒测定;Ca、AKP和尿HOP/Cr用生化法测定。用SD-200型骨矿物质测定仪测定非优势侧前臂远端1/3处骨密度(BMD)。 3.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以±s表示,方差齐性检验后,差异显著性用成组设计的t检验,简单相关分析。 二、结果 1.所有受试者各项指标测定结果(表1)。 2.Graves 病患者血清BGP、ICTP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增高。 3.将上述各项指标与TT3、TT4值进行简单相关分析,结果发现Graves 病患者血清Ca、AKP、BGP、ICTP和尿HOP/Cr值与TT3呈正相关〔r分别为0.52、0.57、0.55(均P<0.001)和0.36,(P<0.02)〕;与TT4也呈正相关〔r分别为0.39(P<0.01)、0.33、0.35(均P<0.02)和0.34(P<0.05)〕。 三、讨论 本文发现GD组BMD下降(P<0.005),ICTP与BGP呈正相关(P<0.001),表明骨吸收与骨形成过程失衡,吸收大于形成致骨量减少〔1,2〕。(1)组织学发现破骨细胞溶解加速,骨矿物质含量减少,单位体积骨量减少;(2)甲亢时钙转化率增加。 ICTP是新近建立的反映骨吸收的最佳生化指标,是目前唯一知道的I型胶原特异标示物,不受年龄、性别影响。骨吸收过程中,在胶原酶作用下I型胶原纤维裂解释出的ICTP以完整的免疫蛋白原形式进入血循环,是尿中可测定的吡啶酚、脱氧吡啶酚的前体。血清ICTP能确切反映骨胶原转化率的微小变化〔3〕。本文GD组ICTP水平上升,与TT3、TT4正相关,表明甲亢时因骨分解代谢异常活跃,吸收过程加速致ICTP升高,而与其清除率降低无关。因为:(1)ICTP由骨组织释放入血后不再进一步降解。保持其原有结构不变;(2)血ICTP经肾脏排出,只有当GFR<50ml/min时才引起血ICTP升高,本文对象已排除肾脏疾患;(3)目前尚未发现肝脏参与ICTP代谢;故GD造成了肝损害也不会影响血中ICTP水平。因此,ICTP升高系骨吸收加强引起。 本文尿HOP/Cr与血ICTP变化趋势一致,说明在甲状腺激素作用下骨胶原分解增加。但尿HOP仅50%来源于骨组织,易受骨外因素影响,其特异性与灵敏度低于血清ICTP。 本文GD组血Ca升高,与TT3、TT4正相关,系过量甲状腺激素促进骨吸收、骨盐更新加速,骨钙大量动员释放入血的结果。 GD组血清ICTP、Ca升高,尿HOP/Cr增加和BMD下降,均表明骨吸收过程加快。1996年Allain首次发现在人体破骨细胞上存在甲状腺激素核受体(NT3R)的mRNA〔4〕,说明甲状腺激素可通过与破骨细胞上NT3R的甲状腺应答基因结合,直接促进破骨细胞活性和数量增加,这一作用较甲状旁腺素、活性VitD及前列腺激素作用缓慢,且剂量反应曲线低平。此外,由于甲亢致免疫功能发生变化,甲状腺滤泡上皮DRI3细胞株合成、分泌的白介素6,作为自(旁)分泌因子不但刺激骨髓类破骨细胞形成,也增强其活性。
表1 Graves 病患者血清BGP、ICTP、Ca、[1] [2]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阿卡波糖治疗特发性功能性低血糖的临床观察 下一个医学论文: 冠心病患者血糖与微量元素的关系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