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卡波糖治疗特发性功能性低血糖的临床观察 |
|
smn;0.42 4.78±2.02 IFH治疗前 22 0.60±0.35 1.80±0.92 2.06±1.02** 2.16±0.96** 0.85±0.48* 0.72±0.43 7.27±3.18** IFH治疗后 22 0.63±0.39 1.28±0.84**## 1.18±0.79## 0.88±0.54## 0.75±0.45 0.76±0.46 4.85±2.08##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1;与未治疗组比较,#P<0.05,##P<0.01 三、讨论 因为胰岛素原转变成胰岛素时,C肽与胰岛素以等分子数共存于分泌颗粒并同时释放入血。且由于C肽不被肝脏破坏,半衰期较长,故测定血循环中C肽水平,更能反映β细胞合成与释放胰岛素的功能,故未作胰岛素释放试验。 IFH临床上并不少见,中年女性居多,为早发性反应性低血糖,常于餐后2~3小时低血糖发作,以肾上腺素分泌过多症群为主,少见脑缺糖征。空腹血糖正常。OGTT于2~3小时呈低血糖曲线。其发病机制可能是神经体液对胰岛素分泌和(或)糖代谢调节欠稳定,或因迷走神经紧张,使胃排空加速及胰岛素分泌过多所致〔3〕。既往多用抗胆碱能药、镇静剂、低糖饮食等治疗。阿卡波糖作为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由于其减缓或延缓糖类的吸收,降低餐后高血糖高胰岛素血症,从而避免了餐后反应性低血糖的发生。本文应用阿卡波糖治疗后,餐后1小时血糖高峰、C肽水平均下降,与对照组及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差异。由于血糖高峰下降,显著减少了刺激β细胞分泌胰岛素的幅度,也会使迷走神经影响下的胰岛素分泌有所减少,不再发生餐后2~3小时低血糖。临床症状显著改善,其总有效率达81.2%。且副作用较少,仅4例(18.2%)有腹胀气,肠道排气增多,坚持用药后逐渐消失。因此,初步认为阿卡波糖可作为治疗IFH的有效治疗药物。 尽管迷走神经过度兴奋,胰岛素分泌过多可能在IFH发病中起主要作用,但Johnson等认为低血糖发生不一定与胰岛素过度分泌有关,也可能是由于组织对正常胰岛素呈敏感性增强,或由于肝脏糖异生机制异常所致〔3〕。本文18.2%病例疗效欠佳,其C肽变化不大,可能与此有关,因例数较少,有待积累更多资料进一步研究。
作者单位:362000 福建泉州福建医科大学附二院内分泌科
参考文献
1 Service FJ. Hypoglycemia disorders. N Engl J Med, 1995,332:1144-1148. 2 Bischoff H. Pharmacology of α-glucoside inhibition. J Eur Clin Invest, 1994,24:3-6. 3 Karam JH. Functional alimentary hypoglycemia, In: Greenspan FS, et al. Basic and clinical endocrinology. 5th ed. Sanford: Appleton and Lange, 1997,677-679.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西洛他唑治疗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观察 下一个医学论文: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骨代谢变化及临床意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