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内科论文 >> 正文  

阿卡波糖治疗特发性功能性低血糖的临床观察

施亚雄 郑善德

  特发性功能性低血糖(IFH)是一组异质性疾病,包括反应性低血糖,原因未明。一般认为是由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或失平衡,迷走神经过度兴奋,餐后血糖升高时反应性胰岛素分泌过多所致〔1〕。阿卡波糖竞争抑制α-葡萄糖苷酶,延缓肠道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吸收,可使正常人及糖尿病人餐后血糖高峰及血糖曲线下面积显著下降〔2〕。其能否用于治疗IFH尚未见文献报道,本文对照研究阿卡波糖治疗IFH前后血糖及胰岛素分泌的变化特点,评价其治疗IFH的可能性。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IFH组:22例,本院从1996~1998年内分泌专科病人。女性,年龄22~48岁,平 均 38岁。BMI 22.6±3.4。病程短者正常体重或消瘦;病程长者因反复多食而超重或肥胖。病程:3月~5年。符合以下条件:(1)餐后2~3小时低血糖,发作时血糖值<2.77 mmol/L,平均(2.31±0.45)mmol/L。(2)有低血糖表现:饥饿、心悸、出汗、焦虑、苍白和血压偏高。(3)无严重脑缺糖症群。(4)常反复发作,进食可缓解,体重渐增加。(5)经饥饿试验、D860试验、C肽释放试验、B超、CT和MRI等检查排除β细胞瘤、糖尿病及其他低血糖症,无胃部分切除史。
  正常对照组:女性,体重年龄相配,作5小时OGTT的健康体检者20名。
  2.方法:统一饮食标准:30kcal.kg-1.d-1,蛋白质占15%,脂肪占25%,碳水化合物占60%。IFH组口服阿卡波糖50mg,一日3次。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分别作5小时OGTT,同时测血C肽。C肽测定采用RIA法,药盒由中 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提 供,批 内 CV 4.2%,批间CV 8.4%。
  3.统计学方法:数据表示:以±s;显著性分析:配对t检验。
  二、结果
  1.临床疗效:显效:餐后低血糖症群完全消失,餐后2~3小时血糖>2.8 mmol/L,14例(63.6%)。有效:低血糖症大部分消失或症状轻微,餐后血糖正常低值,4例(18.2%)。无效:低血糖症仍反复出现,血糖仍偏低,4例(18.2%)。总有效率81.8%。停阿卡波糖治疗后,随访6~12月,有效的18例,3例失去随访,其余15例无复发。
  2.血糖、C肽变化:IFH组治疗前OGTT 2~3小时血糖明显下降,C肽相应上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血糖、C肽的曲线下面积也有显著差异(P<0.01)。IFH治疗后餐后1小时血糖高峰明显下降,C肽也相应下降(P<0.01)。2~3小时的血糖、C肽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1),但与对照组相比则无明显变化(表1,2)。

表1 血糖及其曲线下面积变化

组别 例数 血糖(mmol/L) 血糖曲线下面积
0h 1h 2h 3h 4h 5h (mmol.h.L-1)
对照组 20 4.78±0.83 6.66±1.16 5.53±1.06 4.77±0.82 4.56±0.66 4.68±0.72 46.81±12.62
IFH治疗前 22 4.68±0.70 6.56±1.13 4.22±0.61** 2.25±0.26** 3.86±0.52* 4.47±0.66 39.80±8.44
IFH治疗后 22 4.72±0.75 5.66±1.03**## 5.23±0.91## 4.78±0.71## 4.35±0.62 4.65±0.69 44.51±11.84##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1;与IFH治疗前比较,#P<0.05,##P<0.01
表2 C肽及其曲线下面积变化

组别 例数 C肽(pmol/L) C肽曲线下面积
0h 1h 2h 3h 4h 5h (pmol.h.L-1)
对照组 20 0.62±0.37 1.88±0.98 1.22±0.86 0.85±0.50 0.68±0.40 0.70&plu

[1] [2] 下一页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阿卡波糖和二甲双胍治疗糖耐量异常合并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