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内科论文 >> 正文  

西洛他唑治疗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观察

袁戈恒 高妍 冯琦 黄丹珊 卢桂芝 郭晓惠

  西洛他唑(商品名培达),为选择性环磷酸腺苷磷酸二酯酶Ⅲ抑制剂,通过增加血小板和血管平滑肌内的环磷酸腺苷,达到扩张血管、抑制血小板活性和抑制平滑肌细胞增殖的效应。本文评价西洛他唑治疗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2型糖尿病患者共33例,有间歇性跛行、麻木、疼痛和冷沉重感之任一症状,且为下肢彩色超声多普勒证实存在血管病变。未服用抗血小板、抗凝和纤溶剂,无出血性疾病、出血性倾向和心肝肾功能不全。
  2.方法:征得患者同意,按随机分为西洛他唑组17例,年龄(60.2±2.5)岁,潘生丁组16例,年龄(59.9±2.1)岁。饮食控制和药物治疗2~4周血糖稳定后开始观察。西洛他唑组,第1周50mg bid,第2周至第12周100mg bid;潘生丁组,第1周25mg tid,第2周至第12周50mg tid,12周为一疗程。观察期间糖尿病治疗不变。
  症状判定从轻到重为0~4分,比较治疗前后积分变化(表1)。治疗后下降1分以上为满意、下降1分为较满意、无变化者为欠满意、上升1分或以上者为无效,满意与较满意认为有效。患肢血压指数〔足背动脉收缩压与肱动脉收缩压之比(API)〕和足背动脉血流量:以ACUSON 128XP/10彩色超声多普勒仪测定。测定治疗前后空腹血糖、血肌酐、尿素氮、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谷丙转氨酶和出凝血时间。

表1 症状评分标准

项目 积分
0分 1分 2分 3分 4分
间歇性跛行
(50~60米/分钟) 500米以上,
无疼痛 400~499米
有痛感 300~399米
有痛感 100~299米
有痛感 无法行走或行走
<100米静息痛,
痛感明显
疼痛感 无疼痛 偶有疼痛 经常疼痛,但
能忍受偶用
一般止痛剂 经常疼痛,需
经常服用一般
止痛剂 持续疼痛,影响
睡眠食欲,一般
止痛剂难缓解
麻木 无麻木 偶有麻木 经常麻木 经常麻木,并
有其他异常感
觉 持续麻木,难以
忍受
冷沉重感 无   一般   明显

  3.统计学处理:采用t检验、配对t检验和秩和检验。结果以±s表示,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二、结果
  西洛他唑组2例和潘生丁组1例分别因皮疹和不严重头痛而中途退出,实际观察例数两组各15例。
  1.西洛他唑组间歇性跛行10例,有效8例;潘生丁组为8例,有效3例,有效率分别为80.0%和37.5%。西洛他唑组12例,有效10例;潘生丁组13例,有效5例,有 效率分别 为83.3%和38.5%,西洛他唑改善间歇性跛行及疼痛明显优于潘生丁组(P分别<0.05和<0.01)。两组对麻木、冷沉重感的改善无明显差异(P>0.10)。
  2.西洛他唑组足背动脉血流量治疗后增加明显(P<0.05);潘生丁组足背动 脉血流量治疗后无明 显变化(P>0.05)。西洛他唑组治疗后API增高明显;但与潘生丁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表2)。
表2 API和足背动脉血流量结果

项目 治疗组 对照组
用药前 用药后 用药前 用药后
API 0.96±0.05 1.07±0.06* 1.00±0.05 1.06±0.05
足背动脉血流量 0.51±0.13 0.72±0.17*# 0.61±0.14 0.52±0.10
  注:组内治疗前后,*P<0.05;组间治疗前后变化程度,#P<0.05;足背动脉血流量单位(米.秒-1.平方毫米-1)
  3.生化指标结果:两组糖化血红蛋白、空腹、餐后2小时血糖、血脂、肝肾功能和尿白蛋白排泄率治疗前后均无明显变化。
  4.不良反应:耐受性分析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
  三、讨论
  糖尿病大血管病变亦为动脉粥样硬化,但病理改变重,发病年龄轻,进展快,多累及双侧膝以下血管,呈多节段性,髂内、股深动脉分支和

[1] [2] 下一页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哌拉西林 他唑巴坦治疗老年患者肺部感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