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内科论文 >> 正文  

胰岛细胞肿瘤免疫组化标记的临床意义

指标,已被广泛用于各种肿瘤的检测。多数研究表明,从良性病变到恶性病变细胞增殖活性逐步提高〔4〕。本组12例PCNA观察显示:瘤细胞比较小,排列呈胰岛状、玫瑰花样或实体弥漫性,PCNA表达阳性细胞少;而瘤细胞大,排列呈条索状或缎带状,并显示不同程度的异型性,伴有包膜、脂肪、神经和血管的侵犯,该区瘤细胞PCNA呈强阳性表达,与瘤细胞具有较强的侵袭性表现是一致的。因此,当胰腺内分泌肿瘤PCNA呈强阳性表达时,临床应密切随访观察。
  免疫组化结果还表明,NSE和SYN是胰腺内分泌肿瘤的良好标记物,也是与胰腺外分泌肿瘤相鉴别的标记。本组12例均呈强阳性表达支持这一点。

作者单位:233003 蚌埠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

参考文献

1 杨践,储谦,许海敏. 胰岛肿瘤及胰岛增生的免疫组化研究.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1996,12:37-40.
2 王教川,王曙光,何振平. 非功能性胰岛细胞瘤13例诊治分析.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1994,14:463-464.
3 Grant CS. Surgical management of malignant islet cell tumors. World J Surg, 1993,17:498-503.
4 林敏,陈培辉. 人喉鳞状细胞癌P53蛋白及PCNA的表达.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1997,13:125-127.


上一页  [1] [2]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脓毒血症病人多形核粒细胞变形性的观察
    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在肾细胞
    内毒素诱导的肝细胞及枯否细胞凋亡与肝
    纤维粘连蛋白对膀胱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
    衰老真皮成纤维细胞胶原基因调控研究
    应用自体静脉做动脉重建时血管内皮细胞
    兔关节软骨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1免疫
    咪唑安定及异丙酚对大鼠心肌细胞电生理
    布洛芬对创伤小鼠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左旋咪唑对氯胺酮麻醉家兔红细胞免疫功
    一氧化氮对肺泡巨噬细胞致炎效应的调节
    CD150在成人乙型肝炎疫苗无应答者体外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