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扩张型心肌病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与淋巴细胞Ca2 的变化及关系 |
|
M心肌细胞Ca2+代谢中的作用进行探讨。
对象与方法
1. 对象:DCM患者30例,男22例,女8例,年龄43.0±24.0岁,病程33.6±39.4个月。心功能按NYHA分级标准,Ⅱ级7例,Ⅲ级13例,Ⅳ级10例,按1980年WHO/ISFC心肌病诊断标准诊断。肝、肾功能不全,收缩压<90mmHg(1mmHg=0.133kPa),合并内分泌系统疾病者除外,血清K+、Na+、Cl-、Ca2+均在正常范围。对照组30例,男21例,女9例,年龄41.0±10.0岁,均系我院健康医护人员。 2. 方法:受试者均取清晨空腹卧位周围静脉血。20例DCM患者予地高辛0.125~0.25mg/d,卡托普利(中美上海施贵宝公司产品)12.5~50mg/d及硝酸酯制剂治疗1个月,利尿剂据病情间断使用。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分别测定肝、肾功能、血清电解质等临床指标及血浆cGRP、淋巴细胞Ca2+浓度。 cGRP测定采用放射免疫法,cGRP药盒由解放军总医院东亚免疫技术研究所提供。淋巴细胞Ca2+浓度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日产日立Z-6000/7000型偏振塞曼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射血分数由美国ACUSON128XP10A.R.T超声心动图仪采用标准方法测得。 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以±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指标间关系用直线回归相关分析。以P<0.05为显著性差异。
结果
1. 治疗前、后临床指标变化:肝、肾功能,血清电解质均差异无显著性(P>0.05)。 2. 各组血浆cGRP水平、淋巴细胞Ca2+浓度变化:30例DCM患者血浆cGRP水平和淋巴细胞Ca2+浓度明显高于30例对照组(分别165.81±46.10pg/ml与85.99±18.93pg/ml,0.563±0.239fmol/淋巴细胞与0.217±0.121fmol/淋巴细胞,P值均<0.001),20例DCM患者经治疗心功能分别改善Ⅰ级或Ⅱ级后,血浆cGRP水平和淋巴细胞Ca2+浓度明显降低(附表)。
附表 20例DCM患者治疗前后血浆cGRP水平 与淋巴细胞Ca2+浓度变化(±s)
组别 例数 cGRP (pg/ml) 淋巴细胞Ca2+ (fmol/淋巴细胞) 对照组 30 85.99±18.93 0.217±0.121
DCM组 治疗前 20 171.22±45.05* 0.529±0.231* 治疗后 20 112.46±22.65**△ 0.260±0.184△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01,**P<0.05;与治疗前比较,△P<0.001 3. 淋巴细胞Ca2+浓度与心衰程度的关系:淋巴细胞Ca2+浓度与射血分数呈负相关(r=-0.51,P<0.05)。 4. 淋巴细胞Ca2+浓度与血浆cGRP水平关系:两者呈正相关(r=0.58,P<0.001)。
讨论
心肌细胞Ca2+超负荷是新近提出的DCM发病机制。研究表明,心肌细胞Ca2+代谢异常所致的Ca2+超负荷是心肌细胞肥大与心力衰竭时心功能受损的主要机制[2]。本研究发现DCM患者淋巴细胞Ca2+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且与射血分数呈负相关,提示DCM心肌细胞Ca2+超负荷,且其严重程度与DCM心功能损害程度关系密切。 DCM心肌细胞Ca2+超负荷的发生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明了。1983年,Rosenfeld[3]发现一种心血管活性多肽——cGRP,cGRP 神经纤维及其特异受体广泛分布于心血管系统[4]。动物实验证明,cGRP可抑制心肌细胞缺氧损伤时的Ca2+超负荷[5],还有实验表明CGRP可发挥类似Ca2+拮抗剂的作用[6]。本研究发现,DCM患者血浆cGRP水平显著升高,并与淋巴细胞Ca2+浓度呈正相关,说明cGRP水平升高是DCM心肌细胞Ca2+超负荷时重要的体内代偿与防御机制。但cGRP对心肌细胞Ca2+超负荷的抑制机制是稳定和保护心肌细胞膜抑或是对Ca2+或Ca2+通道的直接作用,值得深入研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高血压病患者血清 型前胶原羧基端肽水平升高的意义 下一个医学论文: 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对血脂及冠心病 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