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气道内球囊导管置入术治疗支气管扩张大咯血5例 |
|
,遂于数天后取出球囊导管,纤支镜复查出血部位粘膜完整、正常。均于拔出导管后3~4d出院。患者均未诉明显不适,例1说话多时咽喉部轻微不适感。患者出院前均经纤支镜复查声带未见异常。
3 讨论
Ruesch气道内双腔球囊导管置入术是90年代发展起来的治疗支气管扩张大咯血的新技术,本方法参考Freitag方法[1],优化了操作程序,简化了操作步骤,使操作时间缩短,患者耐受好、适应快。从5例患者的应用情况可见,本技术操作简便,疗效迅速可靠,患者易于耐受,用于治疗凶险的呼吸道大咯血有其特殊疗效。 该球囊导管的一个特殊优点是可于纤支镜直视下放置,以达到准确压迫、填塞出血部位、立即止血、防止窒息的目的。同时由于其阀门系统可拆卸,便于纤支镜退出后球囊导管留置体内发挥其压迫、填塞止血作用。通过阀门系统的导管开口,可长时间监测出血情况、必要时注入药物。该导管球囊的乳胶材料与组织相容性好,不易滑脱,患者无明显刺激感。这些设计均有利于治疗和监测患者的出血,易于取得患者的合作,应用起来极为方便。 我们发现,患者术前由于咯血量大且持续时间长,精神极度紧张,咳嗽不断增多,咯血情况加剧。而在球囊导管置入后由于出血立即停止,极大减轻了精神压力,由焦虑状态改为放松状态,对治疗充满信心,从心理治疗角度来看有利于疾病的治疗。另外,球囊导管放置后,有利于监测出血情况,一旦有较多出血可立即向导管内注入凝血酶等药物,从而免除了必须多次经纤支镜注入止血药物的痛苦。 我们认为,气道内置入Ruesch球囊导管对于支气管扩张大咯血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其方法简便,疗效快,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单位:王首红(广东省人民医院呼吸内科 广州,510080) 陈正贤(广东省人民医院呼吸内科 广州,510080) 高兴林(广东省人民医院呼吸内科 广州,510080)
参考文献
1,Freitag L,Telolf E,Stamatie G,et al.Three-years-experience with a new balloon catheter for the management of haemoptysis.Eur Respir J,1994;7:2033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慢性肺心病患者血清中肌酸激酶B亚基含量的临床研究 下一个医学论文: D 二聚体评价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价值及意义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