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慢性肺心病患者血清中肌酸激酶B亚基含量的临床研究 |
|
U/L,与正常人[CK为(110.62±31.89)U/L、CK-MB为(11.91±4.08)U/L]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以上说明肌酸激酶的活力不能确切反应其本身含量的多少。 本课题从酶学研究角度,以酶的单克隆抗体,依据抗原抗体反应,测定反映心肌中CK的B亚基抗原含量,即利用BCK单抗及酶标记单抗与B亚基的特异性结合,研究结果显示:在急发期测得B亚基含量为(349.89±201.18)ng/50μL,与正常对照组[正常人B亚基含量为(0.000 68±0.000 24)ng/50μL]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慢性肺心病患者急发期经抗感染、氧疗等综合处理,缺氧、二氧化碳潴留、呼吸性酸中毒情况得以改善,病情逐渐缓解稳定,受损心肌细胞得以修复,B亚基含量渐趋正常,此时即缓解期,实验室检测的B亚基含量为(0.00054±0.00032)ng/50μL与正常对照组[B亚基含量为(0.00068±0.00024)ng/50μL]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慢性肺心病急发期B亚基含量的上升与PaO2的下降呈良好负相关,r=-0.855,P<0.01;与PaCO2的上升呈良好正相关,r=0.862,P<0.01,说明B亚基含量的变化与缺氧、感染、二氧化碳潴留酸中毒有较密切的关系。 我们发现:慢性肺心病急发期血清中B亚基含量较正常人明显增高,差异非常显著,可作为急发期诊断依据之一;急发期经治疗,心肌缺氧、感染、二氧化碳潴留酸中毒得以改善,表现在缓解期B亚基含量下降,趋于正常,可作为治疗效果判断指标之一;慢性肺心病急发期时,虽有心肌受损情况,但检测CK、CK-MB活力却处于正常范围内,尚达不到被检测的异常高度,而B亚基在精微量时即可被测出,而且指标敏感,所以可作为与急性心梗的鉴别诊断之一。
作者单位:李坤(青岛海慈医院急诊科 266033) 周彩丽(青岛海慈医院检验科) 陈培勋(青岛大学医学院 266072) 闫志兴(青岛海慈医院急诊科 266033) 李曙(青岛海慈医院急诊科 266033) 王玉洪(青岛第八人民医院 266100)
参考文献
1,万清芝,王学礼,李坤,等.人脑CK-BB单抗与急性心梗关系的研究.临术荟萃,1993;8(7-8):376 2,张艳.OLYMPUS分析仪.见:韩志钧主编.临床化学常用项目自动分析法.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44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哮喘先兆期症状者支气管激发试验后嗜酸粒细胞趋化因子的变化 下一个医学论文: 气道内球囊导管置入术治疗支气管扩张大咯血5例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