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内科论文 >> 正文  

慢性肺心病患者血清中肌酸激酶B亚基含量的临床研究

李坤 周彩丽 陈培勋 闫志兴 李曙 王玉洪

  我们用BCK单克隆抗体ELISA法[1],对慢性肺心病患者急性发作期(急发期)、缓解期血清中肌酸激酶B亚基含量进行测定,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慢性肺心病组:共53例,均系1997~1999年住院病人,全部病例均符合1977年全国第2次肺心病会议制定的及1980年第3次肺心病专业会议修订的肺心病诊断标准,其中男27例,女26例,年龄41~83岁。正常对照组:选择心肺正常,血清无黄疸无混浊的健康献血者66例,其中男44例,女22例,年龄21~79岁。
1.2 方法 慢性肺心病组:所有实验室检测项目分别于患者急发期、缓解期的同一时间抽血送检。
  血清肌酸激酶B亚基含量的检测:取静脉血,用BCK单克隆抗体ELISA法[1]测定。所用仪器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国营华东电子管厂产DG3022型酶联免疫检测仪及浙江五环县芦蒲塑化器械厂产48孔酶标软板。
  标准曲线:应用制备纯化的CK-BB,用酶标单抗稀释液进行数量级的稀释,用ELISA法制作出标准曲线。
  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活力测定:取静脉血,使用日本OLYMPUS AU 56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应用速率法[2]进行测定,试剂盒由科华公司提供。
  PaO2、PaCO2检测:采用瑞士AVL995血气分析仪,对53例患者的急发期进行动脉血气分析测定。
1.3 统计学处理 均数以±s表示,组间均数比较使用t检验,相关分析应用直线相关分析。

2 结果

2.1 慢性肺心病急发期与缓解期血清中肌酸激酶B亚基含量及CK、CK-MB活力的比较,见表1。

表1 慢性肺心病急发期与缓解期血清酶水平比较(±s)


项目 急发期(n=53) 缓解期(n=53) t P
B亚基(ng/50μL) 349.89±201.18 0.00054±0.00032 2.0 <0.05
CK(U/L) 134.23±62.47 129.56±51.35 1.99 >0.05
CK-MB(U/L) 18.25±10.43 16.4±8.61 1.99 >0.05

2.2 慢性肺心病急发期与正常人血清中肌酸激酶B亚基含量及CK、CK-MB活力的比较,见表2。
表2 慢性肺心病急发期与正常对照组血清酶水平比较(±s)


项目 急发期(n=53) 正常人(n=66) t P
B亚基(ng/50μL) 349.89±201.18 0.00068±0.00024 2.0 <0.05
CK(U/L) 134.23±62.47 110.62±31.89 1.99 >0.05
CK-MB(U/L) 18.25±10.43 11.91±4.08 1.99 >0.05

  由表1、表2可见: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B亚基含量明显高于缓解期及正常人,差异有显著性;慢性肺心病急发期CK、CK-MB活力与缓解期、正常人水平相近,无明显差异。
2.3 慢性肺心病急发期B亚基含量与PaO2、PaCO2的关系比较 经直线相关分析,慢性肺心病急发期B亚基含量的上升与PaO2的下降呈明显负相关,r=-0.855,P<0.01,相关性显著;与PaCO2的上升呈显著性正相关,r=0.862,P<0.01。
3 讨论

  慢性肺心病通常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周围血象、心电图、X线胸片及血气分析等分为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急发期由于呼吸道感染、细菌毒素刺激、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等因素,导致心肌细胞受损,细胞膜通透性增大,心肌细胞内肌酸激酶渗入血中。由于该酶活力值的大小,受温度、pH值、抑制剂、激活剂等多方因素影响,此时用传统的速率法检测CK、CK-MB活力,实验室结果显示在正常范围内,如本研究测得急发期患者的CK、CK-MB活力分别为(134.23±62.47)U/L、(18.25±10.43)

[1] [2] 下一页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慢性下腰痛患者腰屈伸肌的等速肌力评价
    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病毒全长基因
    利巴韦林累积剂量对基因1型慢性丙型肝
    干扰素α与阿德福韦酯不同联合方法治疗
    补肾活血法治疗慢性盆腔炎
    胃苏冲剂加味治疗慢性肠炎20例
    肝炎灵片治疗慢性肝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氯沙坦干预病毒性心肌炎恢复期 慢性期
    小儿慢性胃炎锝标记固体餐胃排空检测
    抗生素应用与婴幼儿慢性腹泻病的关系
    丹参 山莨菪碱合剂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
    粟粒性肺结核临床误诊原因分析
    中药煎剂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30例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