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内科论文 >> 正文  

哮喘先兆期症状者支气管激发试验后嗜酸粒细胞趋化因子的变化

base protein,MBP)和嗜酸细胞的其它颗粒蛋白破坏气道粘膜、纤毛上皮,导致对支气管分泌物的清除降低。MBP破坏支气管上皮的屏障作用,造成上皮脱落。MBP还可激活肥大细胞和嗜碱细胞。肥大细胞产生、释放ECF继续吸引更多的嗜酸细胞到支气管,形成恶性循环,加重哮喘发作。金广有彦[6]等用屋尘抗原激发,观察激发后迟发哮喘反应ECF活性,结果激发后ECF较正常组明显增高,证明了ECF在迟发性哮喘反应形成中的重要作用。但有关BPT前、后血浆ECF及BPT后BALF中ECF活性测定报告甚少,本研究通过对40例哮喘先兆期症状病人进行BPT,对其中32例气道高反应性者BPT前、后及BPT后2小时BALF中ECF活性的测定,其结果证明了Gleich的哮喘发病的“嗜酸细胞假说”。为气道高反应性的形成机理奠定了理论基础。但关于趋化何种分子量的ECF尚待进一步通过SephadesG-25凝胶过滤加以证实,本文未做探讨。气道高反应性者可能存在亚临床的或潜在的哮喘,但对气道高反应性者中哪些将发展成为哮喘尚需进一步从免疫学和组织病理学的角度探讨。本文目的仅在于对具有哮喘病先兆期症状的病人进行BPT,测定其气道反应性,以发现早期哮喘患者作到早期防治。

该文章系卫生部1993年青年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作者单位:陈丽萍(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110002)
任杰(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110002)
贺兰萍(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110002)
苑秀军(沈阳铁路局沈阳医院 110005)

参考文献

1,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编委会.气道反应性测定方法.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97,20(4):265
2,王长征,郭先健,王顺朝,等.微量滤膜法测定患者血清中中性粒细胞趋化因子活性.免疫学杂志,1988,4(4):274
3,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编委会.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97,20(4):261
4,Falk W,Goodwin RH,Leonard EJ.A 48-well microchemotaxis assembly for rapid and accurate measurement of leukocyte migration.J Immunol Methods,1980,33:239
5,Gleich GJ,Loegering DA,Adolphson CR.Eosinophils and bronchial inflammation.Chest,1985,87(suppl):10s
6,金广有彦,高桥清,多田慎也,他.气管支喘息患者の迟发型气道反应におけるリンぺ球の关于につぃて.アレルキ,1992,41(7):739



上一页  [1] [2]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多潘立酮片致过敏性支气管哮喘一例
    用染色体候选区域限定策略对诏安地区人
    一个中国人群哮喘与5号染色体的连锁分
    补肾健脾中药对哮喘模型大鼠肺组织 
    屋尘螨对哮喘患者白细胞介素
    糖皮质激素抵抗型哮喘的临床 糖皮质激
    浅议小儿哮喘性支气管炎中医证治特点
    儿童支气管哮喘血清特异性IgE检测临床
    哮喘豚鼠内皮素 心钠素含量的变化及心
    自拟定喘汤治疗糖皮质激素依赖性哮喘疗
    哮喘患者血浆神经多肽含量的变化
    支气管哮喘药物治疗进展
    儿童哮喘危险因素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