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支气管哮喘患者尿液白三烯E4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
|
郭海英 王艳玲 陈钦 周新
目前认为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炎症细胞在气道炎症过程中可以释放出许多炎性介质。近年来研究发现炎性介质中白三烯在哮喘慢性气道炎症过程中起了十分关键的作用。因此,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和白三烯合成抑制剂在哮喘防治中的作用和地位也受到了重视。为了探讨白三烯在支气管哮喘发病中的作用以及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治疗后的影响,我们对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了尿液白三烯E4(LTE4)的测定,以评价检测尿LTE4的临床意义。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健康志愿者15例(正常对照组),男7例,女8例,平均年龄(32.4±4.6)岁;哮喘急性发作者20例(急性发作组),男12例,女8例,平均年龄(37.5±7.5)岁。按全国哮喘发作的病情严重度判断标准,属中度发作12例,重度发作8例;哮喘非急性发作期者20例(非急性发作组),男13例,女7例,平均年龄(41.7±6.8)岁。按全国哮喘非急性发作的病情严重度判断标准,属中度者7例,严重者13例。取上述所有对象尿液2mL置于-20℃冰箱中待测。 1.2 方法 采用ELISA法测定受试者尿液LTE4水平。试剂盒由美国Cayman公司提供,计量单位为ng/L,灵敏度为0.5ng/L,批内和批间误差均小于10%。对非急性发作组20例患者在检测尿液LTE4后,给予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扎鲁司特(安可来)治疗,剂量为每次口服20mg,每日2次,连续3周。在治疗后重新测定患者尿液LTE4水平。 1.3 统计学方法 3组间结果对照用F检验,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治疗前、后结果对照用t检验。
2 结果
正常对照组、哮喘急性发作期与非急性发作组尿液LTE4值分别为(12.64±4.17)ng/L,(258.73±165.97)ng/L和(179.43±92.47)ng/L。哮喘急性发作组、非急性发作组尿液LTE4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组间对照均有显著差异,P值均<0.01。其中哮喘急性发作组尿液LTE4水平又明显高于哮喘非急性发作组,两组结果对照有显著差异,P值<0.01。20例哮喘非急性发作患者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扎鲁司特治疗3周后尿液LTE4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分别为(179.43±92.47)ng/L和(66.78±45.72)ng/L,两者对照有显著差异,P值<0.01。
3 讨论
70年代末研究证实白三烯是花生四烯酸的代谢产物及炎性介质,在此之前白三烯一直被认为是一种致敏性慢反应物质(SRS-A)。现在认为SRS-A是由白三烯C4(LTC4)、白三烯D4(LTD4)和LTE4所组成,由于它们分子式中的C6位上都含有一个硫醚连接的肽,因此统称为半胱氨酰白三烯。研究表明嗜酸性细胞、肥大细胞、巨噬细胞、单核细胞以及嗜碱细胞均可产生半胱氨酰白三烯[1]。白三烯在哮喘发病机制中不仅有强力的支气管收缩作用,而且还参与了炎症反应,可以引起微血管通透性增加,气道粘液分泌增多和引起气道粘膜中嗜酸性细胞、中性白细胞聚集等哮喘的病理改变[2]。体外实验表明LTC4、LTD4引起支气管平滑肌的收缩作用比组胺强1000倍,LTE4大约是LTD4作用的1/10[3]。哮喘患者白三烯是增多的,同时尿液中LTE4的排泄量也增多,尿LTE4可以作为评价哮喘患者体内白三烯水平的一种指标。 本研究结果表明急性发作期与非急性发作期哮喘患者的尿液LTE4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健康者,P值为<0.01,其中急性发作期哮喘患者的尿液LTE4水平又显著高于非急性发作哮喘患者(P<0.01),表明哮喘患者无论是急性发作还是非急性发作体内白三烯的水平是增高的。当非急性发作期哮喘患者使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扎鲁司特治疗3周后,尿液LTE4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值<0.01),表明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可以减少哮喘患者体内白三烯的产生,对于哮喘的防治有积极的作用。 测定尿液LTE4有放免法等许多方法,近年来多推荐用较为敏感的ELISA法。该方法取材方便,为无创性,检测方法容易,结果准确。我们认为检测尿液LTE4对于了解哮喘患者体内炎性介质白三烯水平,以及评价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的疗效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单位:郭海英(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200080) 王艳玲(辽宁省邮电医院 110034) 陈钦(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200080[1] [2]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OSAS UPPP和CPAP哪个效果更好 下一个医学论文: 大型血小板比率与急性脑梗死的相关性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