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疆地区多民族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分型与基因分型的探讨 |
|
张希成 王云 谭欣成 刘志华
表1 不同民族感染的HCV基因型
族 别 可分型数 基 因 型 Ⅰ、Ⅱ型(%) Ⅲ、Ⅳ型(%) Ⅰ、Ⅱ/Ⅲ、Ⅳ 混合型 汉族 40 33(82.5) 6(15.0) 1(2.5) 维吾尔族 40 21(52.5) 14(35.0) 5(12.5) 哈萨克族 14 12(85.7) 1(7.1) 1(7.1) 回族 8 4(50.0) 3(37.5) 1(12.5) 蒙古族 3 2(66.7) 1(33.3) 0 合计 105 72(68.6) 25(23.8) 8(7.6)
表2 HCV血清型与基因型的关系
血清型 例数 基 因 型 Ⅰ、Ⅱ型 Ⅲ、Ⅳ型 Ⅰ、Ⅱ/Ⅲ、Ⅳ混合型 1 38 35 1 2 2 18 7 10 1 1+2 18 10 5 3 合计 74 52 16 6
目前,根据丙型肝炎病毒(HCV)核苷酸序列的差异,将HCV分为四种不同的基因型(Ⅰ、Ⅱ、Ⅲ、Ⅳ)[1,2]。杜绍财等[3]根据中国HCV的感染情况,设计了一项简便酶切分型方法,证实中国以Ⅱ型为主,其次为Ⅲ型。1995年陈志等[4]根据Ⅰ、Ⅱ型和Ⅲ、Ⅳ型HCV核心区特异性核酸序列,选用HCV核心区两个型特异性合成多肽做为包被抗原,将血清中抗-HCV分为1、2型。Machida等[5]研究结果表明:血清1型为基因Ⅰ、Ⅱ型,血清2型为基因Ⅲ、Ⅳ型。我们用HCV血清抗体分型方法及HaeⅢ酶切基因分型方法对新疆地区不同民族HCV感染者进行分型对比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材料和方法
一、血清标本来源 1996年4~8月从新疆乌鲁木齐、阿克苏、库尔勒、伊犁、阿尔泰和克拉玛依等地防疫站及门诊患者采集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和蒙古族抗-HCV阳性血清共141例,男95例,女46例,年龄4~73岁。 二、主要试剂 抗-HCV的检测试剂盒,由上海科华生物工程公司提供,HCV RNA PCR试剂盒及HCV血清分型试剂盒由北京医科大学肝炎试剂中心提供。 三、方法 (一) HCV基因分型 血清标本经PT-PCR检测,有105份为HCV RNA阳性。取上述HCV RNA阳性产物10μl与Hae Ⅲ 37℃消化1小时,电泳后根据扩增产物能否被内切酶HaeⅢ切开,判断HCV基因型[6]。基因Ⅰ/Ⅱ型,无HaeⅢ酶切位点可见145bp处一条扩增带。Ⅲ,Ⅳ型被切成89和56bp两个片段。混合型可见145bp、89bp和56bp三条扩增带。 (二) HCV血清型分型 按说明书操作。
结 果
一、血清学分型结果 141例抗-HCV阳性血清标本血清学分型有100例阳性,可分型率为70.9%(100/141),其中血清1型50%(50/100),血清2型23%(23/100),血清1、2混合型27%(27/100)。各民族间感染的HCV血清型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别。 二、基因型分型结果 141型抗-HCV阳性标本中,HCV RNA阳性者105例。对其105例HCV RNA阳性进行HaeⅢ酶切基因分型,其中Ⅰ、Ⅱ型占68.6%(72/105),Ⅲ、Ⅳ型占23.8%(25/105),Ⅰ、Ⅱ/Ⅲ、Ⅳ混合型占7.6%(8/105)。不同民族HCV感染者基因分型结果见表1。 三、HCV血清型与基因型的关系 不同民族100例HCV血清分型阳性标本,有74例HCV RNA阳性,对其74例进行酶切分型,重点对两种分型方法的结果,加以比较研究,血清分型与基因分型结果见表2。
讨 论
近几年来,无论是HCV核心区抗体分型(血清型),还是HCV基因分型,都引起学者们的广泛重视。北京、上海、广州、西安等地都先后对本地区HCV感染者的HCV基因型进行了研究,但对新疆地区不同民族HCV分型研究甚少,为此,我们对新疆地区不同民族141例HCV感染者血清标本进行分型,可分型率70.9%(100/141)汉、维、哈、回、蒙等新疆地区的五个主要民族均以血清1型为主,其次为1、2混合型,血清2型感染率较低。 根据HCV5&pri[1] [2]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肝病患者血清一氧化氮的检测 下一个医学论文: 日本血吸虫感染后血清 型胶原水平的动态观察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