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叠感染的戊型肝炎103例临床分析 |
|
胡岳林 杨刚
1995年1月至1996年12月住院的重叠感染戊型肝炎(戊肝)103例,我们以单纯戊肝46例作对照,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 1995年1月~1996年12月我院共收治戊肝患者180例,男142例,女38例;平均年龄39.7岁(14~81岁)。59例有肝炎或肝病史,占32.8%,既往肝炎(病)史距本次发病平均15.4年。本组病例中重叠感染戊肝103例,占57.2%。按1995年(北京)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重叠感染戊肝病例可分为乙+戊组70例,丙+戊组9例,乙+丙+戊组7例,其他(乙、戊/丙、戊+甲)组17例;对照戊肝组46例。另外,甲、戊肝混合感染31例未列入本文比较分析。重叠感染的戊肝各组在男、女比例,平均年龄,既往肝炎史及饮酒史各项与单纯戊肝比较,经统计学处理,除丙+戊组男性较少外(P<0.05),其余各项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各组病例具有可比性。所选病例均作常规处理,未使用抗病毒或皮质激素治疗。 二、检测方法 使用ELISA法检测病毒性肝炎血清病原学标志,抗-HEV-IgM和抗-HEV-IgG试剂盒由加拿大Yes公司提供;抗-HAV-IgM和乙型肝炎病毒标志(HBVM)检测试剂盒由上海市传染病医院提供;抗-HCV试剂盒由上海华美生物制品公司提供;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HBV DNA和HCV RNA,试剂盒分别由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临床特种项目检测中心和上海希格尔实业有限公司提供,检测均按试剂盒说明书操作。 三、重叠感染戊肝的临床特点 (一)黄疸和深度黄疸发生率 单纯戊肝组黄疸型占71.7%,重叠感染戊肝各组黄疸型占67.1%~88.9%,与单纯戊肝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SB>170μmol/L的病例,戊肝组占21.7%,乙+戊组占22.9%,丙+戊组占55.9%,乙+丙+戊组占42.9%,其他组则为11.8%。与戊肝组比较,丙+戊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其余各组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 (二)重叠感染戊肝的实验室检查结果和病程特点 见表1。
表1 重叠感染戊肝主要检验指标和病程
组别 例数 SB(μ mol/L) ALT(U/L) 血浆白蛋白(g/L) 病程(天) 戊 46 125±13.9 411±147.2 36.9±4.0 27.2±2.6 乙+戊 70 97.5±19.9 333.3±45.6* 37.7±6.2 43.3±7.3* 丙+戊 9 173.8±74.8 440±260.9 35.5±4.6 48.0±8.7* 乙+丙+戊 7 114.3±53.9 260±124.5* 35.9±6.0 53.4±14.7* 其他 17 90.4±22.0* 687.1±377.9 38.8±5.9 29.7±6.4
与戊肝组相比 * P<0.001
(三)并发症和病死率 9例重叠感染戊肝发生1~2项并发症,如慢性肝昏迷、腹水、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8.7%。戊肝组2例既往有肝损史的病例,发生腹水,并发症发生率4.3%。两组比较统计学差异无显著性。病死病例仅见于重叠感染戊肝组,占全部戊肝病例的2.2%,是重叠感染戊肝病例的3.9%。 (四)与重叠感染戊肝病情有关的因素 重叠感染乙、戊肝70例,按有无肝炎史、饮酒史分成4个组。A组无肝炎史和饮酒史33例,B组有肝炎史22例,C组有饮酒史9例,D组有肝炎和饮酒史6例。各组平均年龄和黄疸型病例占的比例均无显著差异。对各组比较,A组2例发生腹水,发生率6.1%;B组5例发生腹水,其中1例还曾发生肝昏迷,并发症发生率22.7%,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B组还有3例死亡。C组平均SB达(170.5±66.5)μmol/L,与A组平均SB (81±24.2)μmol/L比较,统计学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01),并有[1] [2]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爱德华菌败血症合并肝 肺脓肿一例 下一个医学论文: 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 附440例分析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