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细胞Fas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
|
注:1)与少/无系统受累组相比,P<0.01
2.2 Fas表达率的增高与活动性指标的关系:Fas表达率的增高与抗ds-DNA增高相关(r=0.743,P<0.01),而与血沉、C-反应蛋白、补体C3、C4、抗核抗体无相关性(P>0.05)。
3 讨论 Fas是一种属于肿瘤坏死因子及受体超家族的I型跨膜蛋白。研究表明,Fas表达的异常可能与自身免疫性疾病、恶性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动物实验〔4〕已证实Fas基因发生插入突变的MRL/lpr小鼠可因Fas的功能缺陷,不能诱发自身免疫性细胞的凋亡,而发生类似于SLE的症状。Fas在机体内的正常表达,对维持机体的免疫耐受起了重要作用。 Fas在SLE外周血淋巴细胞表面表达及与临床相关性的研究不多,Satomi等的研究〔4〕显示,未应用激素的活动期SLE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表面Fas的表达明显高于已应用激素的缓解期SLE患者。本文发现,尽管绝大多数SLE患者均应用了能使Fas表达下降的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且活动期组和多系统受累组使用的平均激素量分别明显高于缓解期组和无/少系统受累组,但病情活动者仍表现为淋巴细胞Fas表达的增高,及多系统受累者明显高于无系统受累或少系统受累者。另外还发现,外周血淋巴细胞Fas表达的增多与抗ds-DNA抗体水平的增高相关,而抗ds-DNA抗体水平的增高与SLE的活动及内脏损害的相关性已得到公认〔5〕,这进一步支持和说明,在SLE患者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表面Fas的表达,不仅可判断病情的活动,还可判定病情的严重性。 已证实Fas对诱导淋巴细胞凋亡发挥了重要作用。Amasaki等〔6〕发现SLE外周血CD4+ T细胞上Fas抗原荧光密度与该类细胞的绝对值成反比,因而认为淋巴细胞表面Fas表达的增高,可诱发活动性SLE淋巴细胞的凋亡,使淋巴细胞绝对值降低。本研究观察到多脏器受累组中,2例外周血淋巴细胞Fas表达的百分率增高并淋巴细胞绝对值降低,这一现象与Amasaki观察一致。 另外还发现,正常对照组和SLE组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表面上Fas表达的百分率均达90%以上。这说明上述两类细胞亦有Fas的表达,并参与该类细胞的凋亡,使它们在周围血循环中的寿命缩短〔7〕。或许以此可解释临床上经常见到的SLE患者出现的白细胞降低。
作者单位:100853北京,解放军总医院
参考文献 1 Tan EM,Cohen AS,Fries JF,et al.The 1982 revised criteria for the classification of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Arthritis Rheum,1982,25:1271 2 Urowitz MB,Gladman DD,Tozman ECS,et al.The lupus activity criteria count(LACC).J Rheumatol,1984,11:783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18年随访 下一个医学论文: 1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