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甲状腺局部自身免疫在桥本甲状腺炎癌变中的作用 |
|
autoimmune reaction could prevent malignant transformation of TEC in HT. 【Key words】 Autoimmune Hashimoto s thyroiditis Malignant transformation Thyroid cancer Dendritic cells HLA-DR antigen
(Chin J Endocrinol Metab, 1999,15:160-163)
大量临床资料及病理观察表明桥本甲状腺炎(HT)与甲状腺癌关系密切,HT中甲状腺上皮细胞(TEC)可发生癌变〔1,2〕。HT甲状腺的TEC处于活跃增生状态,易发生癌变〔3〕。已知HT是因自身免疫而引起的甲状腺慢性炎症,对HT发生的甲状腺癌多数学者认为也与 自身 免疫有关,即HT与合并的甲状腺癌存在着共同病因,与自身免疫相关〔4〕。由于S-100蛋白阳性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 DC),以及呈HLA-DR抗原阳性表达的细胞在自身免疫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我们利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对HT及HT合并甲状腺癌患者甲状腺内S-100蛋白阳性的DC,呈DR抗原阳性表达的细胞进行观察研究,以探讨DC、DR抗原表达两者在HT癌变中的作用。
资料和方法
一、标本来源 所有标本为本院存档蜡块,共52例,其中HT合并甲状腺乳头状癌6例,HT 10例,标本通过甲状腺粗针穿刺或手术获得。正常甲状腺组织(取自甲状腺腺瘤旁)5例,不伴HT的甲状腺癌23例(其中乳头状癌12例、滤泡状癌6例、髓样癌3例和未分化癌2例)。甲状腺腺瘤5例,单纯性甲状腺肿3例,标本通过手术获得。 二、试剂及染色方法 抗S-100蛋白抗体及抗HLA-DR抗原单克隆抗体为DAKO公司产品,ABC试剂为Vector公司产品,染色采用ABC法。用已知S-100蛋白阳性的神经鞘瘤作为S-100蛋白阳性对照,淋巴结切片作为DR抗原阳性对照,TBS代替一抗作为空白对照,兔和鼠血清代替一抗作为阴性对照。DC计数为随机选择5个40×10倍视野,计数其S-100蛋白阳性细胞总数,求其平均值,以个/视野表示。 三、病理诊断标准 HT诊断标准:主要病理改变为(1)甲状腺滤泡上皮破坏崩解同时有增生;(2)滤泡腔失去胶质;(3)大量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常有淋巴滤泡形成;(4)不同程度纤维化;(5)可出现嗜酸细胞。并根据Woolner标准分三型:淋巴细胞型(L型)6例、嗜酸细胞型(E型)2例和纤维型(F型)2例,L型和E型同时存在,TEC变性坏死和增生,而F型则以大量纤维组织取代甲状腺组织,TEC萎缩变性为主而无明显增生。HT癌变诊断标准:主要病理改变为(1)同时存在HT和甲状腺癌的形态学特征;(2)HT与癌瘤之间有非典型增生区〔2〕。本文HT癌变病例中HT为L型4例,E型2例,无F型。甲状腺癌按WHO标准分型。 四、统计学方法 采用χ2检验。
结果
一、S-100蛋白阳性的DC及表达状况 DC为胞浆有树枝状突起的细胞,S-100蛋白阳性的DC表现为胞核和胞浆均呈深棕色的树状突细胞。正常甲状腺、甲状腺腺瘤及单纯性甲状腺肿未见S-100蛋白阳性的DC(0例),HT及HT合并甲状腺癌甲状腺内可见DC,占100%(16例),但HT癌变患者的癌变区和HT区及HT三者之间的DC存在数量上的差异和分布上的不同。HT患者甲状腺内有较多DC,散在分布,其数量以E型最多,L型次之,F型最少,分布于被淋巴细胞包绕和变性、增生的TEC间,正常TEC间未见DC。在HT合并甲状腺癌甲状腺内特别醒目地是可见大量DC,但主要位于癌变区且呈簇状分布(图1),癌变区DC数量明显多于HT区DC数量。HT区的DC与HT患者的DC数量相近,分布相似。DC树状突插入TEC及癌细胞之间并与之接触,不伴HT的甲状腺癌有一例可见DC,占4.3%(1例),但数量极少,未见胞浆突起与癌细胞接触。在浸润的淋巴细胞之间也可见DC,生发中心未见DC。HT及HT合并甲状腺癌中DC与不伴HT甲状腺癌DC分布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P<0.01)。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大鼠尿白蛋白放免测定方法的建立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对其排泄率的影响 下一个医学论文: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患者脑梗塞的关系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