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内科论文 >> 正文  

系统性红斑狼疮肺动脉高压的临床观察

NA 抗DNA抗体 抗Sm抗体 抗RNP抗体 抗SS-A抗体 抗SS-B抗体 抗Rib抗体 抗心磷脂抗体
例数 % 例数 % 例数 % 例数 % 例数 % 例数 % 例数 % 例数 %
PAH组  9 100   5 55.6  4 44.4  5 55.6  4 44.4 3 33.3 3 33.3 4/8 50.0
非PAH组 30 88.2 19 55.9 15 44.1 17 50.0 14 41.2 5 14.7 4 11.8 8 23.5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临床上用于发现肺动脉高压的手段较多,如ECG、胸片以及UCG、右心导管等等。其中以右心导管最为准确,但由于右心导管是一种创伤性检查,不易被病人接受,不能广泛应用。因此临床上常经体检、ECG、胸片来发现,但体检发现的结果可靠性不高,而胸片、ECG往往敏感性较低,且不能定量检测,不利于对病情的观察,为此,许多临床工作者对UCG检查PAP与右心导管检查进行了对比观察,发现利用三尖瓣返流压差法估计PASP较可靠[4],与右心导管检查结果相关性很高。本组观察也显示UCG发现PAH的敏感性明显高于ECG和胸片,PAH的检出率分别为UCG(20.9%)、ECG(2.3%)和胸片(4.6%)。
  在我们的资料里发现SLE病人的PAH在疾病控制后,压力可随之下降,疾病活动期和缓解期PAP差异有显著性,与Morelli等[5]和Groen等[6]的结果相同。本组观察中,PAH组SLE病人的肺间质纤维发生率明显高于无PAH组,统计学差异有显著性,与文献报道的伴PAH的SLE病人肺纤维化发生率明显升高相符[3]。文献[7]报道,PAH与雷诺现象、指端血管炎、多浆膜积液、抗心磷脂抗体[10]有关。其机制[8,9,11]认为与下述原因有关:①肺血管炎:免疫复和物、补体沉积, 纤维素性坏死, 血管内膜增厚, 导致管腔狭窄;②肺栓塞;③肺纤维化肺有效循环减少,导致肺血管床储备减少,肺内血管压力增高;④肺小动脉痉挛等变化所致。这也提示在SLE疾病活动时,一些抗体效价升高,免疫复合物形成,加重血管炎,在肺部则引起PAH,因此当疾病控制后,PAH也得到缓解。而一些非SLE活动因素所致的PAH,则不随疾病的变化而变化,如肺纤维化。在本组资料中,PAH组的雷诺现象、多浆膜腔积液、抗心磷脂抗体阳性与非PAH组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可能与病例数较少有关,值得进一步积累资料。

本文编辑:葛虹■

作者单位:张奉春(100730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科大学 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
     董怡(100730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科大学 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
     张晓萍(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金聂(浙江省乐清市人民医院)

参考文献:

[1]Simonson JAYS,Schiller NB,Petri M,et al.Pulmonary hypertension in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J Rheumatol,1989,16:918-925.
[2]Bombardier C,Gladman DD,Urowitz MB,et al.Committee on pro-gnosis studies in SLE:derivation of the SLEDAI-A disease activity index for lupus patients.Arthritis Rheum,1992,35:630-640.

上一页  [1] [2]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急性脑缺血大鼠边缘系统谷氨酸及其受体
    心脏手术后神经系统合并症
    引导性骨再生模型中皮质骨哈弗系统再建
    先天性红绿色觉异常基因缺失与杂种基因
    应用图象处理系统对深低温停循环后神经
    系统化整体护理模式的临床应用
    系统化整体护理责任护士的素质要求
    血浆置换疗法在消化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BacT ALERT 3D结核分支杆菌快速培养系
    应该重视昔多芬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微卫星不稳定性及DNA错配修复系统与子
    早期系统化康复护理对截瘫患者生活质量
    PMLC评估护理系统实施标准的研制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