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中抗55 000表皮抗原抗体与狼疮带关系的初步探讨 |
|
原。 2.2 ENA多肽抗体谱的测定结果:20例SLE患者血清中,15例有Sm抗体,6例有RNP抗体,4例有SSA抗体,3例有SSB抗体;2例有核糖体抗体,未有Scl-70抗体和Jo-1抗体。 2.3 皮肤IIF检查结果:20例SLE患者均为阴性,皮肤BMZ处未有IgG线性沉积。 2.4 皮肤LBT检查结果:20例SLE患者均为阳性,皮肤BMZ见IgG抗体线性沉积,12例同时伴有IgM沉积。
3 讨论
本文应用热分离法制备的人表皮提取物与SLE患者血清免疫印迹检测,结果发现,11/20例血清中IgG型自身抗体结合55 000表皮抗原,皮肌炎、大疱性类天疱疮和正常人血清均不结合此抗原,因此人表皮提取物中55 000抗原为SLE自身抗体特异性靶抗原。在SLE ENA多肽抗体中,仅抗Jo-1抗体识别的靶抗原分子量与本文热分离的人表皮BMZ提取物中55 000抗原分子量相近,然而ENA多肽抗体谱检测结果表明,20例SLE患者血清中均不存在抗Jo-1抗体。汪新义[3]和翁孟武等[4]应用牛胸腺提取物做为抗原分别对58例和120例SLE进行免疫印迹分析均未发现抗Jo-1抗体。因此我们认为SLE患者血清中抗人表皮BMZ提取物中55 000抗原抗体不同于抗Jo-1抗体。LBT检查结果显示20例SLE患者全部阳性,皮肤BMZ见IgG抗体线性沉积,12例同时伴有IgM沉积。因此推测,本文SLE患者血清中抗人表皮提取物中55 000抗原抗体可能为抗BMZ抗体,而55 000抗原可能是皮肤BMZ的正常成分,并非是表皮细胞的核抗原成分。然而IIF检查结果全部阴性,推测可能与BMZ抗原未有充分暴露有关。Ishiakwa等[5]应用盐裂皮肤IIF和免疫印迹检测发现一些SLE患者血清中存在抗BMZ抗体,结合230 000 BMZ抗原。 现在普遍认为,SLE病人LBT阳性是由于血清中存在抗BMZ抗体或循环抗原-抗体复合物沉积在BMZ所致[6]。然而狼疮带形成是由于血清中抗BMZ抗体结合于皮肤BMZ还是由于外来循环抗原-抗体复合物沉积在BMZ或两种因素同时参与所致尚不清楚。从以上事实来看,SLE患者血清中抗BMZ抗体与BMZ中相应的抗原结合激活补体系统可能是狼疮带形成中一种重要的机制,抗人表皮BMZ提取物中55 000抗原可能与狼疮带形成密切相关。然而本文SLE自身抗体识别的55 000抗原是否真正为BMZ一种独立的成分,还有待于运用免疫亲和纯化、分子克隆和免疫电镜等技术进行深入的研究。
本文编辑:杨金萍■
基金项目: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课题 (97424005) 作者单位:王培光(230022 合肥,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实验性髌股关节退变性关节病关节软骨的病理改变 下一个医学论文: 未分化脊柱关节病15年随访分析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