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内科论文 >> 正文  

可致发热的血液病

宋鲁燕 邵宗鸿

中图分类号:R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194(2000)11-0644-02

  发热待查是临床上常见且棘手的难题。某些血液病本身可致发热,应予重视。

1 溶血性贫血
  溶血性贫血可致低或中度发热,罕见高热。机制可能与红细胞破坏及引起溶血的原发病(如结缔组织疾患等)有关。常见发热的溶血性贫血有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溶血尿毒综合征、其它血管内溶血及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等。溶血性贫血引起的发热合并贫血及溶血表现,且随着溶血被控制体温渐恢复正常。疟疾引起的溶血性贫血可致高热(39℃以上)、寒战、大汗等。

2 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恶组)
  该病多伴高热,可持续,可不规则。抗生素控制无效,部分病例对肾上腺皮质激素有反应。恶组致高热的机制不详。此类高热有恶组的表现,如肝脾淋巴结大、黄疸、消瘦、腹水、血细胞减少,骨髓出现恶组细胞。

3 反应性噬血细胞综合征
  该病致发热与恶组类似。但在本质上属良性病。一般支持治疗适当,疾病呈自限性,发热可随血象改善而消失;若是感染引起的反应性噬血细胞增多,发热往往与感染有关。控制感染,则控制发热。

4 淋巴瘤
  淋巴瘤可致高热、不规则热。也对抗生素无反应。肾上腺皮质激素和化疗效佳。此类发热合并淋巴瘤的表现,如浅表或深部淋巴结肿大、纵隔增宽、肝脾大或胃肠浸润表现、皮肤浸润表现,可通过病理查到淋巴瘤细胞。部分患者发展为淋巴瘤白血病期,可见外周血和骨髓中出现瘤细胞。

5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M7型
  该型白血病以原始、幼稚巨核细胞恶性增生为主,可合并急性骨髓纤维化,伴高热,用抗生素无效,外周血及骨髓内可出现大量原始幼稚巨核细胞和纤维组织,预后差,化疗后,体温可有一定程度改善。完全缓解病人,体温可正常。

6 出血性疾病
  各类血液病合并脑出血,可致“中枢性发热”,深部血肿可有“吸收热”。

7 嗜酸粒细胞增多症
  良、恶性嗜酸粒细胞增多症均可合并发热,机制不清。多对肾上腺皮质激素反应好。

8 骨髓坏死
  无论何种原因导致的骨髓坏死,均可引起发热,甚至高热。原因可能与引起骨髓坏死的原发病有关,也与异常免疫及坏死组织吸收热有关。该类发热很难控制。多预后不良。

9 血液病治疗相关性发热
  恶性血液病化疗,特别是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防治,可引起化疗刺激性血管炎和脑脊膜炎,进而发热;输血及血液制品、生物制品的应用,可因热源而致免疫性发热。

10 血液病合并感染性发热
  很常见,控制感染使用抗生素也可致“抗生素热”。
  总之,相当部分血液病可致发热。掌握此类发热的特征、可能机制、伴随表现,将其与其它疾病引起的发热及时、准确鉴别清楚,对合理用药、提高疗效、减少花费至关重要。

作者单位:宋鲁燕(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血液病医院天津,300020)
邵宗鸿(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血液病医院天津,300020)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不明原因长期发热的临床分析
    反复发热 右腰区疼痛 右下肢跛行
    不明原因发热患者的诊断与病因分析
    血府逐瘀汤治疗2例功能性发热的体会
    第四例  关节痛 蛋白尿 发热 肺部粟粒
    内分泌疾病伴有发热的病因诊断方法
    结缔组织病长期发热的诊断
    恶性肿瘤与发热 陈年的命题 临床的难题
    感染性疾病是不明原因长期发热的重要病
      helical CRH 9 41 与消炎痛联用对家
    异丙嗪对家兔EGTA性发热的解热作用及其
    葛根素注射液致发热的回顾性调查
    p185抗体可致小鼠流产的研究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