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伤寒杆菌耐喹诺酮类机制分子生物学基础研究 |
|
;C温育18 h后观察结果,以能抑制细菌生长的最低药物浓度为MIC。 四、PCR扩增gyrA与parC 按参考文献[2]方法。1 ml过夜培养伤寒杆菌10 000×g,5 min收集沉淀,加入600 μl TE缓冲液(pH8.0)混悬,加入10%十二烷基硫酸钠(SDS) 30 μl, 37°C温育1 h后,用等量酚、酚氯仿、氯仿抽提后作模板DNA。50 μl反应混合物含10 mmol Tris HCl (pH 9.0)、50 mmol KCl、0.1% Triton X-100、1.5 mmol MgCl2、0.2 mmol dNTP、1U Taq酶、上下游引物各50 pmol、DNA模板2 μl。初始循环94°C、1.5 min,60°C、2 min,72°C、3 min;后续94°C、1 min,60°C、1 min,72°C、3 min,30循环;最后72°C延伸15 min。产物以2%琼脂糖电泳,0.5 μg/ml溴化乙锭染色,紫外光下观察结果。核酸分子量标准为pBR 322/Hinf Ⅰ片段。
上一页 [1] [2] [3] 上一个医学论文: 恶性疟原虫富组蛋白 全编码区基因的真核克隆及表达 下一个医学论文: 重组复合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