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糖尿病高渗性非酮症性昏迷并假性心肌梗塞二例报告 |
|
蒋岚 朱建华 谢书和 李春林
例1 男性,58岁。因多饮、多尿、多食、消瘦20日,神志不清10小时于1990年9月21日入院。入院检查:T37.8℃,Bp9/6kPa。深度昏迷,重度脱水,双肺(-),心率:102次/分,心律不齐。血糖35mmol/L,血钾4.5mmol/L,血钠149mmol/L,血氯98mmol/L,CO2-CP 23.7 mmol/L,尿酮体(-)。心肌酶未查 。心电图示ST段:V1、V2、V3弓背向上抬高0.6mV,V4弓背向上抬高0.5 mV,QRS波,V5、V6呈QS型。提示广泛前壁急性心肌梗塞(AMI)。临床诊断为2型糖尿病并高渗性非酮症性昏迷并广泛前壁AMI。予以快速补液、小剂量胰岛素等治疗。患者神志转清,血糖降到14.8mmol/L。心电图示ST段:V1、V2、V3向上抬高0.15mV,Ⅱ、Ⅲ、avF水平压低0.05mV;QRS波:V5、V6 Q波变浅;提示心肌缺血。3天后心电图恢复正常。10天后血糖控制良好出院。 例2 男性,63岁。因多饮、多尿、多食3日,神志不清、间断抽搐8小时于1996年12月23日入院。入院检查:T 38.4℃,P 110次/分,Bp 10/6kPa。中度昏迷,重度脱水,频繁抽搐,双肺(-),心率126次/分,心律不齐,心音强弱快慢不等。血糖37.3mmol/L,血钾2.52 mmol/L,血钠157mmol/L,血氯121mmol/L,CO2-CP 18.8mmol/L,尿酮体(-)。心肌酶:GOT 30u,LDH 683u,CK 273u,CK-MB 16u,HBDH 79u。心电图示各联P波消失代以形态大小不同的“f”波,V1、V2、V3呈rS,V5、V6呈QS型,ST段:V1弓背向上抬高0.6mV,V2弓背向上抬高0.2mV,Ⅱ、Ⅲ、avF导联水平压低0.1mV。T波:Ⅱ、Ⅲ、avF倒置。提示快速心房纤颤,广泛前壁AMI。临床诊断为2型糖尿病高渗性非酮症性昏迷并广泛前壁AMI。给予快速补液、小剂量胰岛素等治疗,12小时补生理盐水4500ml,患者神志转清,抽搐停止,血糖降到18.6mmol/L。心电图示ST段:V1、V3弓背抬高0.2mV,Ⅱ、Ⅲ、avF水平下降0.05mV,提示心肌损害。1天后心肌酶测定无显著改变。1周后心电图正常。治疗15天血糖控制良好出院。 讨论:急性心肌炎、高血钾、肿瘤心脏浸润、药物、急性脑血管疾病等可出现假性心肌梗塞心电图改变,但糖尿病高渗性非酮症性昏迷患者出现这种现象未见报导。 1979年上海报导1例糖尿病,其心电图示胸导联ST段抬高,拟诊为前壁AMI,抢救3小时后死亡,尸解未见心肌梗塞。可能在冠心病基础上,因高渗性非酮症性昏迷的严重失水、急性代谢紊乱使一定区域心肌电生理异常而出现ST段抬高以及不能产生除极向量而出现异常Q波。真假心肌梗塞的鉴别应强调心电图、心肌酶的动态监测以及放射性核素心肌显像、心导管检查。我们认为糖尿病高渗性非酮症性昏迷抢救前应作常规心电图等检查。
作者单位:646000 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内分泌科(蒋岚、朱建华、李春林);四川省南溪县人民医院内科(谢书和)
上一个医学论文: 2型糖尿病患者脂代谢紊乱及其与血糖控制的关系 下一个医学论文: 二十例儿童中枢性尿崩症临床分析及影像学特点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