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型糖尿病患者脂代谢紊乱及其与血糖控制的关系 |
|
廖志红 余斌杰
2型糖尿病患者中有40%~50%合并脂代谢异常。而脂代谢异常是其合并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高血糖的纠正对脂质的异常有一定改善作用。为此我们分析2型糖尿病与健康对照者的血脂差异,并追踪观察部分患者的血糖与血脂改变的关系,以进一步了解血糖控制对血脂改变的影响及影响程度。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随机选取1994年10至1996年1月在本院内分泌科住院和专科门诊诊治的患者291例(按WHO诊断标准)。所有患者无合并肝肾疾患、甲状腺功能正常,2周内无急性代谢紊乱,也未用利尿药、降血脂药、抗血小板凝集药物、避孕药以及其他影响血脂的药物。其中男102例,女189例,平均年龄58±11岁,平均体重指数(BMI)为23.6±4.2 kg/m2。以HbA1c≤6.0%为血糖控制良好的指标,2型糖尿病患者中有85例血糖控制良好。非糖尿病非冠心病对照者171例,对照组为我院职工及外单位干部职工体检的人群。血压正常,空腹血糖均<6.1mmol/L,无糖尿病家族史;无胸前区不适等冠心病症状及心肌缺血病史,心电图检查基本正常;肝、肾功能正常;无甲状腺功能异常;无高脂血症家族史;近2周来未用过影响血脂的药物。男76例,女95例,平均年龄54±13岁,BMI平均为22.4±2.8 kg/m2。2型糖尿病组血糖控制良好的2型糖尿病组与对照组的性别构成、年龄均无显著差异。 2型糖尿病组中有43例(男19例,女24例)被追踪观察。追踪的病例测定基础值后,每隔2周复查各指标,共检查5次。追踪患者分三组,第一组24例,开始时血糖控制欠佳(GHbA1c>6.0%),经治疗血糖控制改善,GHbA1c值与开始观察的基础值比较下降>10%;第二组12例,开 始时血糖控制欠佳(GHbA1c>6.0%),治疗后GHA1c值与开始观察的基础值比较下降≤10%;第三组7例,在追踪期间血糖控制一直良好(GHbA1c≤6.0%)。第二、三组患者仅完成4周的追踪。 2.方法:受试者早晨空腹静脉取血测定各项血脂指标,包括: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h)、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其亚组分(HDL2-C、HDL3-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1、B(ApoA1、ApoB)及脂蛋白(a)〔Lp(a)〕。TG、Tch测定,用酶法。HDL-C、HDL3-C测定,用PEG沉淀法。HDL2-C=(HDL-C)-(HDL3-C)。LDL-C=Tch-(HDL-C)-TG/2.2(mmol/L)(当TG>4.4mmol/L时不计算LDL-C);ApoA1、ApoB测定,用免疫消浊比浊法。Lp(a)测定,用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空腹血糖(FBG)测定,用葡萄糖氧化酶法。GHbA1c测定,用微柱层析法(微柱由美国Bio-Rad公司提供)。 3.统计学处理:数据以表示。Lp(a)为偏态分布,其数据用非参数检验或转换为对数(Log10)再分析。 二、结果 1.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脂变化:分别将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良好者、控制欠佳者的血脂水平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统计用独立样本的t检验,Lp(a)为偏态分布,故用两独立样本Wilcoxon秩和检验。结果列于表1。与对照组相比,2型糖尿病总组患者TG、Tch、LDL-C、ApoB和Lp(a)显著升高;其中血糖控制良好的2型糖尿病患者TG、Tch、ApoB显著增高,Lp(a)也有增高,但差异无显著意义(P=0.0934);而血糖控制欠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TG、Tch、LDL-C、ApoB和Lp(a)显著升高,ApoA1显著降低。血糖控制欠佳与血糖控制良好者比较,前者TG、Tch、LDL-C显著升高,ApoA显著降低。 2.追踪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变化与血脂变化的关系:(1)追踪患者中,第一组24例为经治疗后血糖控制改善的2型糖尿病患者,其血脂变化结果列于表2。分析用配伍组方差分析(Two-way ANOVA)(SAS软件),Lp(a)的分析采用配伍资料非参数检验(Friedman Two-way ANOVA)。
表1 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脂变化
类别 对照组 (171例) 2型糖尿病总组 (291例) 血糖控制良好的 2型糖尿病患者 (85例) 血糖控制欠佳的 2型糖尿病总组 (291例) TG(mmol/L) 1[1] [2]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近交系NJS小鼠血浆内皮素与血清胆固醇的关系 下一个医学论文: 糖尿病高渗性非酮症性昏迷并假性心肌梗塞二例报告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