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肾脏胎儿型间叶性错构瘤引起低血糖症一例 |
|
李盛宽 吴江宏
患者女,31岁。反复饥饿时意识障碍半年。1996年于晨起空腹时突然出现意识障碍,神志模糊,言语不清,手足乱动,呼之不应。无肢体抽搐及大、小便失禁,家人灌服糖水10分钟后清醒,发作过后仍能参加日常工作。以后上述症状反复发作,多在饥饿时发生,当地检查,发作时血糖均低,最低为1.4 mmol/L,静滴葡萄糖液或服糖水10分钟症状均消失,1996年12月7日因上述症状发作转我院诊治。既往史、个人史、家族史均无特殊。体检,P 89次/分,BP14/8.7kPa,心肺无异常,肝脾未触及,左上腹隆起,可触及拳头大之肿物,质中无压痛。B超见左上腹实质性占位性病变。腹部CT,左腹膜后有10cm×11cm×13cm之软组织肿块,形状不规则,分叶状,增强扫描见不均匀强化灶,有大片状不规则之低密度影,肿块与左肾中后部相连,分界不清。住院期间,上述症状仍反复发作,且发作频率增加,均在早上空腹时发生,发作时血糖最低1.27mmol/L,最高1.75mmol/L。于1997年1月6日手术,肿瘤呈分叶状,有包膜,与肾脏无分界,将肿瘤连同左肾切除。病理报告:左肾胎儿型间叶性错构瘤,肿瘤由间质细胞及增生血管构成。瘤细胞V-G呈黄色,免疫组化Vimentine(+++),示为间叶细胞,Desemin及Myoglobin均阴性,示瘤内无平滑肌及横纹肌成份。术后空腹血糖6.7 mmol/L,随访一年无低血糖症发生。 讨论:本病多见于儿童,成人少见,引起低血糖症罕见,胰外肿瘤发生低血糖症的病因以间质组织肿瘤最多,约占50%,机制未明,可能为肿瘤产生某种类胰岛素样物质有关,目前认为可能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与IGF-2有关。
作者单位:530027 南宁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李盛宽);广西平果县中医院(吴江宏)
上一个医学论文: 细针抽吸诊断和治疗甲状旁腺囊肿十三例报道 下一个医学论文: 近交系NJS小鼠血浆内皮素与血清胆固醇的关系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