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机械通气 有创与无创孰优孰劣 |
|
刘又宁
1 “有创”与“无创”的概念
所谓“有创”与“无创”机械通气的区分,主要根据通气机与患者的联接方式,凡需要通过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与通气机相连的方式称为“有创”通气,而不需建立人工气道就能增加肺泡通气的一系列方式总称为“无创”通气。“无创”通气主要包括经鼻罩或鼻面罩与通气机相联的机械通气、体外负压通气、胸壁震荡及体外膈肌起搏等。本文主要介绍经鼻罩或鼻面罩通气与“有创”通气的区别,本文所指的“无创”通气也仅指前者。从上述概念可知,所谓“有创”与“无创”通气的区分只是相对而言,并无绝对之分。
2 “有创”与“无创”的区别
因人机联接界面选择方式的不同,“有创”与“无创”通气有不同的适应证选择。一般来说,“无创”通气回路不易密闭,吸氧浓度不易精确调节,气道的湿化与引流也不够充分,但此种方式也具备“有创”通气不具备的某些优点,可归纳如表1所示。
表1 与“有创”相比“无创”通气的优、缺点
优点 缺点 病人及家属易接受 气路难以密闭 避免了局部创伤 吸氧浓度不易精确调节 较少需要镇静剂 气道湿化与引流不够充分 通气机相关肺炎发生少 一般缺少完整的监测装置 病人可自主排痰 有误吸的危险 不影响进食与声带功能 面部受压、皮肤损伤
“无创”通气主要采取两种联接方式:一种是鼻罩,另一种是鼻面罩,两种方式的区别可如表2所示。 如前所述“有创”与“无创”通气的区别主要在于人机联接方式,除此之外一般专用于“无创”通气的通气机其工作压力比较低;只具备辅助通气模式,不具备控制通气模式,也就是说每次通气都要靠病人来触发;湿化、氧浓度调节、监测功能不如大多“有创”通气机那样完善。但这里应当强调指出,多数多功能“有创”通气机都可以使用“无创”的方式与患者联接,而组成“无创”通气方式。近年来“无创”通气机性能进一步改善,在减少死腔、改善密闭效果、加温、加湿、氧浓度调节等方面都有较大改进,其临床适应证也有扩大的趋势。 表2 鼻罩与鼻面罩的区别
优点 缺点 死腔小(100mL) 张口呼吸时漏气 鼻 罩 发音、进食不受影响 疗效降低,血气改善较慢 不易发生误吸,胃肠胀气少 漏气较少 死腔大(约250mL) 鼻面罩 疗效较好,血气改善快 易发生胀气及误吸 适用于较重的病人 发音、进食、咳痰等时要脱开面罩
3 “无创”通气的适应证
3.1 病情在较短时间内可以逆转,又适合于鼻罩或鼻面罩通气的呼吸衰竭患者,如心源性肺水肿、支气管哮喘等。 3.2 慢性呼吸衰竭急性加剧,特别是COPD以呼吸肌疲劳为主要病因伴高碳酸血症患者,如早期合理应用“无创”通气可阻止病情进展,避免“有创”通气。 3.3 可应用于手术后及创伤后呼吸衰竭。 3.4 可用于睡眠呼吸障碍的治疗。 3.5 作为撤离“有创”通气的过渡手段,可在拔管初期应用“无创”通气。有的学者通过临床观察得出结论,认为COPD因感染诱发呼衰急性加重患者,一旦感染有效控制后,可及时将“有创”改为“无创”通气,称为续贯疗法,以缩短住ICU时间,减少通气机相关肺炎,降低医疗费用。 3.6 对于ARDS“无创”通气的应[1] [2]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非小细胞肺癌 化疗值不值 下一个医学论文: ARDS 激素冲击是否奏效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