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观察不到胆汁反流现象,因此诊断胆汁反流性胃炎,胃镜与胃电图应互为补充。
64例慢性十二指肠炎患儿出现高频波的11例均与胃镜诊断符合,故其特异性较强,但52例在胃电图只表现为浅表性胃炎,考虑一方面与我们记录时间过短有关,另一方面也说明上述高频波出现几率较低,因此用胃电图诊断十二指肠炎困难较大,容易漏诊,尚需借助胃镜确诊。此外,1例误诊为胆汁反流性胃炎,一方面可能为其伴有胆汁反流,另一方面也提示我们二者的特异性波形有混淆可能。
胃电图诊断在胃、十二指肠溃疡疾病中的符合率也较低,且不符合的病例大多处于溃疡愈合期或瘢痕期,可能是导致胃电图表现不典型的原因,也有研究表明,溃疡患者胃电图表现与电极和溃疡面间的距离有关,或与溃疡面的大小有关。胃电图诊断为溃疡的患儿,难以准确定位,必须经胃镜最后定位以及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及评估预后。
通过上述病例的分析,初步观察到了胃电图与胃镜之间的相互关系,其异同点对我们指导临床有一定的帮助。但在疾病诊断方面差异及机制所在胃电图在诊断的确切性上,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总之,胃电图较胃镜有着无痛、无创的特点,非常适用于儿童,对临床病程短、症状较轻的病人初步诊断与分析有较好的临床实用价值,但对部分胃肠器质性疾病的诊断尚缺乏准确性、深入性,现有的诊断标准尚不完善,可与胃镜检测互补,以提高临床胃肠道疾病的诊断率。今后对于胃电图应做更深一步的基础理论研究,继续改进现有记录技术、仪器,并不断总结、完善其临床诊断标准,加强其在临床应用的范围。
[参考文献]
1 鲁斌.EGEG胃肠电图临床手册.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77-101.
2 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小儿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诊断标准(试行).中华儿科杂志,2003,41(3):189.
3 金乃时.国内胃肠电图应用研究现状.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3,103.
上一页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