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剧缺血组织损伤,补体及其激活产物也能通过 非中性粒细胞依赖的机制加剧缺血组织的损伤,损害心肌 功能,增加血管通透性,诱发平滑肌收缩。
补体激活的最终可生成具有溶解细胞作用的C5b-9 即膜攻击复合物(MAC),MAC可诱导EC释放碱性成纤维 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血小板源生长因子(PDGF)。 PDGF为平滑肌细胞(SMC)迁移/增殖的介质,bFGF亦参 与动脉损伤后SMC增殖的刺激。MAC还可诱导人脐静脉 内皮细胞(HUVEC)分泌IL-8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MCP-1),但该效应缓慢且需要基因表达;MAC可上调P -选择素的表达和von Willebrand因子(vWF)的分泌,以及 其他细胞黏附分子E-选择素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刺激的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的表达,亦可引 起SMC释放MCP-1。动物实验表明,AS早期病变形成过 程中C5b-9沉积先于单核细胞浸润至动脉壁发生。可见 补体活化诱导的SMC分泌的MCP-1可能为AS的重要启 动事件。
3.2 补体系统与缺血再灌注损伤 Hill和Ward第一次在 鼠的心肌梗死区中发现C3,暗示补体系统激活参与了缺血 /再灌注损伤。在缺血/再灌注过程中,心肌组织中的C3、 C9的mRNA表达水平迅速明显上调 [4] ,在各种缺血/再灌 注损伤模型中,阻断补体激活有利于治疗。经研究发现,结 合在受损内皮细胞上连有补体的抗体的存在和特异阻断经 典途径可减轻组织损伤 [5] 是经典途径激活的证据,此外, 缺血心肌细胞线粒体本身可以释放一些特异性分子与C1q 结合经经典途径激活补体系统。替代途经可能直接或作为 经典途径或MBL途经放大而被激活。人内皮细胞的缺氧 和再充氧引起依赖MBL的补体激活 [6] ,抑制MBL途经能 明显减少大鼠心肌的缺血再灌注损伤。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CHD心肌缺血的损伤与C5b-9 有关 [7] 。C5b-9可直接破坏心肌细胞,引起心肌细胞内 Ca 2+ 浓度增高和激活Ca 2+ 依赖性磷脂酶,增加ATP酶的敏 感性及线粒体氧化磷酸化的损伤;C5b-9可引起微血管收 缩,心肌组织微循环障碍,引起白细胞、血小板激活和白细 胞CD18表达,黏附分子浓度的增加,导致白细胞和血小板 黏附聚集,产生自由基和血管活性物质等,破坏心肌组织; C5b-9还可破坏淋巴细胞膜白介素-2受体(mIL-2R)表达,并与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共同抑制淋巴细 胞活性,致使AMI患者淋巴细胞免疫功能异常 [8] 。此外, 很少量的MAC就可通过调节前免疫介质转录基因的编码 影响细胞的功能。SC5b-9的升高与其抑制剂CD59的下 降有关 [9] 。研究表明在人急性心肌梗死(AMI)时补体调节 蛋白(如CD59)对补体介导的心肌缺血损伤有保护作用。
补体激活生成的过敏毒素和趋化物质,如C3a、C5a和 C567复合物等,可使血管通透性增高,造成局部组织水肿, 还可使大量中性粒细胞聚集到缺血区,加重缺血区在再灌 注时的无复流现象,聚集的中性粒细胞又可释放多种活性 因子(IL-1、IFN、TNF-α)和大量自由基,通过脂质过氧化 导致细胞损伤,而使用C3和C5a抗体可明显减少中性粒 细胞在缺血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