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黄柏胶囊
2001年8~9月本地区发生梅花K药物(黄柏胶囊)中 毒事件,中毒原因主要是药物中含有过期变性四环素,对肝 肾、心及胃肠产生损害。本院收治中毒患者60例,现将发 生药物性肝损害患者的相关因素分析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所有患者均有明确服药史,服药原因为阴 道炎、子宫附件炎、前列腺炎及其他泌尿生殖器感染,自购 梅花K药物按照说明口服,每次3~4粒,每天3次。
1.2 诊断标准 入院后以观察表记录患者症状、体征、服 药剂量等,并行血、尿、大便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 心肌酶学、心电图、乙肝病毒学检查,药物性肝损害诊断参 照《实用消化病学》标准 [1] ,即依据服药史、临床表现、肝功 能异常,并除外其他药物、酒精、病毒性肝炎等因素引起的 肝功能损害。
1.3 统计学方法 将所有数据输入SPSS软件,以肝损害 和非肝损害进行分组比较,计量资料行 t 检验、计数资料行 χ 2 检验。
2 结果
2.1 肝损害发生率 本且60例患者中发生肝损害15例, 占25.0%。
2.2 年龄、性别与肝损害 肝损害患者中男5例,女10 例,平均年龄(33.6±12.7)岁;非肝损害患者中男12例,女 33例,平均年龄(38.5±11.7)岁;两组比较年龄、性别差异 均无显著性( P >0.05)。
2.3 服药剂量与肝损害 肝损害患者平均服药(112± 90.0) 粒,非肝损害者服药(109±112.8)粒,两组比较差异 无显著性( P >0.05)。
2.4 肝损害临床表现与实验室检查 患者均在服药期间 出现中毒表现,首发症状在服药3~7天发生,主要表现为 乏力、纳差、恶心、呕吐,部分感上腹部疼痛,与非肝损害者 症状比较仅有程度上的差别,实验室检查见表1,其中肝损 害仅有酶学改变者9例,酶学改变伴胆红素增加者6例。表1 60例中毒患者肝功能结果比较 ( 略 )
2.5 肝损害与肾脏、心肌损害 肝损害者发生肾小管损害 13例,心肌损害5例;非肝损害者发生肾小管损害者26 例,心肌损害者2例,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05)。
2.6 治疗反应及转归 肝损害者除其他解毒措施外,予以 谷胱甘肽、门冬氨酸钾镁等治疗,出院时11例肝功能恢复 正常,4例肝功能好转,其平均住院时间(28.6±12.6)天, 非肝损害者平均住院时间(17.5±10.7)天,两组比较差异 有非常显著性( P <0.01)。
3 讨论
梅花K药物为某药厂生产的一种用于治疗泌尿生殖 器炎症的消炎药(现已停产),由中药黄柏与四环素配伍而 成,经医学检验其药物中添加了过期四环素,其四环素降解 产物远远超过国家允许的安全范围,特别是药中所含的差 向脱水四环素可致肝、肾等多器官损害,由于新药生产的严 格试验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