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1)操作人员解释不够详细,欠缺耐心和技巧,难以令患者接受。由于基层医院所接触的患者大部分是广大农民,其文化素质不高,接受能力有限,故我们必须使用适当的技巧,进入患者角色考虑问题,多加耐心,反复解释。因为绝大部分患者是这种情况:第1次使用NPPV成功,以后再使用则较顺利,但如果第1次不成功(不接受),则以后他们会很抗拒这种治疗方法。(2)适应证掌握不好。在掌握适应证的同时应综合分析病情,了解患者对NPPV接受配合程度及使用者对NPPV技术熟练程度等。(3)PaCO2持续增高应注意以下几个原因:FiO2是否过高,面罩是否严重漏气,管道是否连接正确,排气是否通畅,是否有管道漏气,是否在重复呼吸,是否存在人机不协调,是否通气不足等。(4)面罩漏气可调整面罩位置或固定带的张力,用鼻罩时使用下颌托可以减少漏气,不能耐受鼻/面罩可以试用鼻塞或口器进行。(5)患者不耐受NPPV治疗的原因绝大多数是医源性的。需仔细检查是否存在以上4种原因,逐一解决存在问题。
总之,NPPV在临床的应用是广泛有效的,但也不是万能的,无治疗指征时不能滥用,有插管指征时亦不能试用NPPV以免耽误时间及病程。随着NPPV技术的不断改进,其在临床的应用会更加广泛,我们在实际应用时必须综合分析,才能取得理想的疗效。
【参考文献】
1 American Thoracic Society.Internatconal consensus conferences in intensive care medicine: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 in acute respiratory failure.Am J Respir Care Med,2001,163:283-291.
2 British Thoracic Standards of Care Committee.Non-invasive ventilation in acute respiratory failure.Thorax,2002,57:192-211.
3 张波.无创通气在急性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进展.医师进修杂志,2001,10:50-51.
4 Mehta S,Hill NS.Noninvasive vantilation.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2001,163:540-577.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