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Jacobsson法和IRP来标准化本地区的次级标准品。在常规纤维蛋白原含量测定时建议使用Clauss法。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国内使用的某些仪器可以根据PT的变化换算出纤维蛋白原含量,这种方法只能对纤维蛋白原含量作出大致估计,当含量明显异常特别是明显减低时,不能准确判断[6]。
通过比对实验,可以清楚地看到,不同的系统均有一定的差异,对结果有一定的影响,但通过比较,它们之间差异在允许范围之内,可以满足临床的需要。但为了给出更好的检验结果,有必要进行选择优化,以期待更好、更可靠的结果指导临床。通过比对实验,发现CA1500检测系统测定Fg的变异系数最小,稳定性、重复性最佳,参加室间质评成绩优秀,且定期校准,故以之为标准检测系统;其余2个检测系统与之比较,变异系数都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这证明我院3个全自动血凝检测系统对Fg的测定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虽然采用的仪器不一,但检测结果具有可比性。这是对我科检验质量和水平的充分肯定,标志着我科的实验室质量管理达到了较高水平。因此,当实验室同一检测项目存在两个以上分析系统时应定期对其检测结果进行比对实验[7,8],对比对结果差异超过允许范围的应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使同一患者样本在不同检测系统上的检测结果保持一致,保证临床实验室检测结果的稳定与准确。
【参考文献】
1 Acevedo M,Foody JM,Pearce GL,et al. Fibrinogen:associations with cardiovascular events in an outpatient clinic.Am Heart J,2002,143(2):277-282.
2 US.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Medicare, Medicaid and CLIA program: Regulations implementing the Clinical Laboratory Improvement Amendment of 1988(CLIA). Final rule. Fed Regist,1992,57(40):7002-7186.
3 冯仁丰.临床检验管理技术基础.上海:上海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32-34,106-136.
4 杨莉,李家增.纤维蛋白原与血栓疾病.中华血液学杂志,1999,19(1):26-28.
5 朱忠勇.凝血酶原时间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标准化及其质量控制(草案):附纤维蛋白原测定推荐方法和淘汰过时的出凝血时间测定方法的建议.临床检验信息,1998,5(1):6-8.
6 丛玉隆.血检与止血试验诊断的现状与发展.中华医学检验杂志,2001,24(1):5-7.
7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GB/T 15481-2000 idt ISO/IEC 17025:1999).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0,1-15.
8 魏昊,丛玉隆.医学实验室质量管理与认可指南. 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04,72-75.
上一页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