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颗粒为阳性染色。无阳性信号(-);弱阳性(+),阳性细胞≤25%;弱阳性(),阳性细胞26%~50%;强阳性 (),阳性细胞51%~75%;强阳性(),阳性细胞>75%。
1.4 免疫组织化学
所用的抗体bcl2为兔抗人单克隆抗体,购自加美国Santa Cruz公司,工作浓度1∶50;bax为兔抗人多克隆抗体,购自加美国Santa Cruz公司,工作浓度1∶30;生物素标记的二抗为羊抗兔多克隆抗体,购自武汉博士德公司,工作浓度1∶200。具体方法参见〔4〕。结果判定:背景无颜色,胞浆内着棕黄色颗粒为阳性细胞。无阳性信号(-);弱阳性(+),阳性细胞≤25%;弱阳性(),阳性细胞25%~50%;强阳性(),阳性细胞50%~75%;强阳性(),阳性细胞>75%。
1.5 统计学分析
实验结果应用SPSS 1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率的比较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原位凋亡结果
荧光显微镜下可见低浓度CO组肺动脉组织有明显的凋亡标记,而常氧组仅见很弱的荧光。正常对照组、低氧肺动脉高压组、低浓度CO组的阳性率分别为8.1%,37.6%,76.5%三者差异显著(P<0.01 ),见图1。
2.2 原位杂交检测结果
bax、bcl2 mRNA阳性细胞细胞浆和细胞膜着紫蓝色颗粒,均匀着色,阳性细胞呈不均匀分布。正常对照组bax、bcl2杂交呈微弱的紫蓝色,为弱阳性表达(+)。低氧PH组bax杂交呈中等强度的紫蓝色,为弱阳性表达(),低浓度CO组呈极强的紫蓝色,为强阳性表达();但bcl2杂交,可见低氧PH组细胞胞浆呈强的紫蓝色,为强阳性表达(),低浓度CO组呈微弱的紫蓝色,为弱阳性表达(+),见图2。
2.3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情况
结果表明,正常对照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bcl2、bax均很弱;低浓度CO组bcl2、bax均有升高,以bax为著 (78.9%),与低氧PH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低氧PH组bax虽然也有表达,但程度较弱,且bcl2表达处于优势(80.0%),与低浓度CO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肺动脉凋亡主要发生在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见图2、表1、表2。表1 各组大鼠肺动脉bcl2凋亡的蛋白质表达情况,表2 各组大鼠肺动脉bax凋亡的蛋白质表达情况(略)。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细胞凋亡在肺动脉高压研究中的不断深入,人们已经注意到肺动脉高压时,肺组织细胞可以细胞凋亡方式出现,并在发病中起到一定作用。bcl2被认为是细胞凋亡调控的最后通路之一,其属于跨膜蛋白,主要分布于核膜、线粒体膜和内质网膜上。bcl2和bax同属于bcl2家族,但二者功能相反,bcl2抑制凋亡的促进增殖,而bax促进细胞凋亡〔5〕。一般认为bcl2通过控制细胞核内外物质的运输和抑制Ca2+的释放或阻断细胞内过氧化物的堆积而发挥抗凋亡作用。而bax作为bcl2的同源体,其作用是抑制bcl2作用,其与bcl2基因一样在组织广泛表达。bax与bcl2在细胞中的比例决定细胞是否发生凋亡,bax过量时,形成baxbax同二聚体,诱导细胞凋亡;bcl2过量时,形成bcl2异二聚体,抑制细胞凋亡〔6〕。机体在正常情况下bax与bcl2的处于平衡状态,低氧或CO诱导情况下这种平衡往往被打破,使bax或 bcl2处于优势地位,从而表现为凋亡或增殖。但是,外界因素对二者的影响非常复杂,同一因素对不同组织细胞的影向不尽相同〔7,8〕。本研究中低氧处理后肺动脉的bcl2基因表达水平显著升高,bcl2蛋白质含量增加,而bax 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稍微升高,bcl2的基因表达处于优势地位,这与以往的研究相一致〔9〕。可能的机制是形成了bax/bcl2异二聚体,从而抑制凋亡促进增殖。低浓度CO作用后,肺动脉的bcl2表达有所下降,bax显著上升,说明低浓度CO可能通过上调bax,使其处于优势地位,进而形成baxbax同二聚体,促进肺动脉组织的凋亡〔10〕。
以往研究表明增殖和凋亡现象共存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