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支气管扩张 螺旋CT诊断
资料与方法
2007年1月~2009年6月收治经临床、CT确诊的支气管扩张患者64例,男38例,女26例,年龄21~76岁。临床表现包括发热、反复咳嗽、咳痰,间断性咯血等。
诊断标准:结合文献确定支气管扩张的CT诊断标准[1]。①支气管腔内径远端大于近端;②支气管直径大于伴行肺动脉直径;③胸膜下1cm以内看到支气管;④与邻近肺段的支气管相比较,支气管的内径明显大于邻近肺段的支气管腔,管壁明显增厚。
支气管扩张症的分型:①柱状型:病变支气管管腔呈柱状、分支状、杵状或远端稍大不均等扩张,较伴行的肺动脉管径明显增粗,管壁增厚;②囊状型:病变支气管远端膨大呈囊状,囊腔聚集成葡萄串或蜂窝状;③静脉曲张型:病变支气管管壁增厚呈波浪状,管腔扩张,粗细不均,呈串珠状;④混合型:即上述3型中2种或以上形态同时存在。
结 果
64例均确诊为支气管扩张,其中柱状型24例,CT主要表现为“双轨征”、“印戒征”、杵状改变等征象;囊状型13例,典型CT表现为大小不一、成串簇状堆在一起的囊腔,即蜂窝状改变;静脉曲张型8例,静脉曲张型支扩CT表现为扩张支气管粗细不一、轮廓呈串珠状;混合型19例,CT具有以上两种或两种以上表现。
多平面重建显示支气管扩张的范围较轴位更大,仿真内镜显示支气管管腔改变,最小密度投影显示支气管表面改变。CT后处理图像显示扩张的支气管优于轴位图像。
讨 论
MSCT对支气管扩张的评价几乎可与支气管造影媲美,已得到广泛认可,有研究表明其诊断支气管扩张的敏感性为96%,特异性为93%。支气管扩张症的CT征象与其类型及重建平面与支气管走行方向相关,重建平面与支气管平行时,扩张的支气管呈“双轨征”或串珠状改变;重建平面与支气管垂直时,扩张支气管呈环形或厚壁环形透亮影,与伴行肺动脉形成“印戒征”;多个囊状扩张的支气管彼此相邻近时,表现为蜂窝状改变;当远端支气管较近段扩张更明显且与重建平面平行时,则呈杵状改变[3]。
MSCT的MPR可以选择任意角度成像,选择最佳的观察方向,显示支气管结构更直观,结合仿真内镜及最小密度投影等方法,对支气管的观察更全面,能够观察支气管结构及肺内结构的细微变化。MSCT扫描,利用多种成像方法进行图像后处理,能够立体多方位显示,可以精确显示1mm以上支气管的扩张,对于明确支气管扩张症的分型和范围有不可替代的优势,本组病例采用3mm层厚,辐射剂量少。结合文献报道及本组结果,使用3mm层厚扫描对诊断支气管扩张,以1mm层厚结果作为对比标准,其敏感性达到96%,特异性100%,而接受的射线剂量明显减少[3]。
MSCT的薄层扫描及后处理技术的应用,明显提高了支气管扩张的诊断率,为临床提供了影像学信息,为治疗方案的确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 Mc Guinness C.Naidich DP.CT of airways disease and bronchiectasis.Radiol Clin North Am,2002,40:1-19.
2 Kang EY,Miller RR,Mnller NL,et al.Bronchiectasis:compari-son of preoperative thin-section CT and pathologic findings in re-sectcd specimens.Radiology,1995,195:649-654.
3 Remy-Jardin M,Amara A,Campistron P,et al.Diagnosis of bronchiectasis with multislice spiral CT:accuracy of 3-mm-thick structured sections.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