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内科论文 >> 正文  

肺心病的诊断及并发症

心病晚期严重并发症,其发生率3.8%,也是肺心病死亡主要原因之一,感染、休克、缺氧、酸中毒常是常见的诱因。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肺心病常因感染、缺氧、红细胞增高及酸中毒而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发生率及死亡率均较高。

  改善心功能

  长期氧疗:长期低流量吸氧,可降低肺动脉高压和血细胞比容,逆转红细胞增多症,防止肺心病恶化。长期氧疗是指离开医院后进行的家庭氧疗,携带式供氧装置及各种节氧装置的应用为长期氧疗提供了有利条件。若患者不吸氧气时,动脉血氧分压<60 mm Hg,应考虑长期氧疗。吸氧>15小时/日,持续数月至数年。这不仅能降低肺动脉压力,增加心排血量,缓解症状,增强体质,改善预后,甚至可使增厚的肺血管改变逆转。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在肺心病缓解期可适当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卡托普利、伊那普利等)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如氯沙坦、缬沙坦等)。但要慎用地高辛和利尿药。

  改善微循环:服用川芎、赤芍、丹参、桃仁、红花、当归、郁金、鸡血藤等活血化瘀,也可用小剂量肝素莨菪类药物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微循环,扩张周围肺小动脉,肺动脉压下降,减少右心前后负荷,改善心功能。

  教 育

  对患者及其家庭成员进行有关肺心病的卫生常识教育和医护指导,以调动战胜疾病的主动精神。

上一页  [1] [2]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影响心电图运动试验对冠心病诊断的因素
    新出现的几种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精制孢子丝菌素的研制及其诊断儿童孢子
    饮用水源中的微囊藻毒素与大肠癌发病的
    血管紧张素原基因M235T分子变异与2型糖
    国际眼病中心病房管理体制探讨
    脑膜癌病的周围神经病特点
    冠心病患者血浆心钠素水平与左房功能变
     纤维蛋白原基因启动子区Hae 多态性和
    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遗传流行病学研
    长期应用预混型诺和灵30R人胰岛素治疗
    冠心病的自我保健疗法
    血管外科疾病的诊断技术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