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评价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CTA)在显示冠状动脉病变时的临床价值。方法:搜集202例患者的CTA完整资料,并与2周内实施的CAG结果进行对比。结果:CTA诊断冠状动脉病变的敏感性87.5%,特异性97.3%,阳性预测值94.1%,阴性预测值98.7%。结论:CTA在显示冠状动脉病变时,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对于病变程度的评估也比较准确,适用于临床疑诊冠心病患者进行CAG前的筛选检查。
【关键词】 64排螺旋CT 冠状动脉造影 冠心病
资料与方法
临床资料:选择临床拟诊冠心病已行64排螺旋CT检查并于2周内行CAG检查的住院患者202例,男104例,女98例,年龄39~78岁。
CAG检查:采用GEInnova3100血管机,采用Seldinger法穿刺桡动脉,置入5F血管鞘,注射肝素3000U,采用5F左右冠状动脉造影管行左、右冠状动脉造影。按照美国心脏病学全(AHA)的分类方法将冠状动脉分为13~15段[1],计算机辅助定量测量冠状动脉血管,对202例患者的冠状动脉左主干、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右冠状动脉及中间支狭窄程度进行影像学评价。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分级[2]:轻度狭窄(<50%),中度狭窄(50%~74%),重度狭窄(≥75%),狭窄≥50%为诊断冠心病有意义的血管。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结 果
对冠状动脉阶段病变的诊断:202例中,2559个冠状动脉阶段可用于评估。对2559个冠状动脉阶段分析后得出CT对诊断左主干(LM)、前降支(LAD)、回旋支(LCX)、右冠状动脉(RCA)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CTA与CAG诊断不同位置冠状动脉病变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表1 LM、LAD、LCX、RCA近段、远段及分支的各项指标比较(略)
对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202例共808支大血管,CT全部显示,CT检出狭窄50%~99%血管440支,冠脉造影检出狭窄50%~99%血管476支,狭窄程度病变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对于冠脉造影检出完全闭塞的血管共42支,CT检查中均显示为高度狭窄而非完全闭塞。对于CT检查正常的血管,冠脉造影检查也基本正常,符合率达到99.0%。
对冠脉钙化斑块的判断:本组202例中,CT显示冠脉内有斑块86例,钙化斑块128个,混合斑块66个,而冠脉造影只发现64例,两者相比有差异。
讨 论
本研究以CAG作为金指标,观察202例的2559个冠状动脉阶段,显示CTA检查冠脉病变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3]。本组64排螺旋CT诊断冠状动脉病变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与报道相似。在本研究中,64排螺旋CT对冠状动脉主干、右冠状动脉近段、前降支近段、左旋支近段显示率最高,对右冠状动脉远段、左前降支远段及回旋支远段显示率逊予CAG。
CT对钙化斑块判定最准确,不仅可显示冠状动脉斑块的位置和形态、长度,还可显示斑块的成分,区分冠状动脉内的钙化斑块和非钙化斑块,明确斑块与冠状动脉分支的关系,介入治疗时对一些广泛和严重的钙化斑块最好避而远之。CT对一些慢性闭塞的血管不能明确,可能与闭塞血管有侧枝循环供血至闭塞远段,在CT中仍能看到远段血管走行而被误判为血管狭窄有关。
【参考文献】
1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Society for Cardiac Angiography and Interventions Clinical expert consensus document on Cardiac Catheterization Laboratory standards.J Am Coll Cardiol,2001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