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例SARS患者均为极重型,尽管使用了HFOV,氧合功能有一定的改善,最后仍然死于MOF。在我院SARS呼吸衰竭的抢救中仅有2例患者使用了HFOV方法,而且是在使用常频呼吸机后,出现了气压伤(包括气胸、支气管胸膜瘘)的基础上,其疗效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患者当时机体状况及治疗的影响。另外,病例数少、患者感染、MOF、病情的进行性加重及呼吸机参数的设定PEEP、PS等均可影响血气分析指标的判断,使结果无法行统计学分析。但是,通过对该2例患者使用HFOV方法前后的血气指标结果分析,提示HFOV作为一种不同于常频呼吸支持的手段,对于提高氧分压和改善肺氧合功能,尤其在减少气压伤、减少对循环的影响等方面,与常频呼吸机相比,有一定的优势,其可作为抢救伴有气压伤的重症呼吸衰竭SARS患者的重要手段之一。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中华中医药学会.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治疗方案,2003,9.
2 黄绍光,邓伟吾.呼吸机治疗与监护新技术.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6.
3 王莉,沈书韵.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2,4(1):18-20.
4 张玉鸣,汤定华,张国琴.高频振荡通气治疗重症新生儿肺疾病(附7例报告).新生儿科杂志,1999,14(1):1-5.
5 崔苏扬,骆,徐福涛.高频振荡通气气体输送机理研究.江苏医药,1999,25(4):268-269.
6 张宽平,阎经昌,王周琪.高频振荡与间歇正压通气对动脉血氧的对比观察.中华麻醉学杂志,1994,14(4):295-296.
7 严越秀,蔡定邦,梁星群.允许性高碳酸血症对机械通气所致并发症的预防作用.广东医学,2002,23(2):165-166.
上一页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