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内科论文 >> 正文  

溃疡性结肠炎复发原因的研究

系,使免疫细胞活化及炎症介质的异常分泌,其中肠道肥大细胞、嗜铬细胞等及其分泌的介质(如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被认为是重要的一环,从而导致临床症状的发生或反复发作[3]。本文调查发现大多数患者由于疾病经久不愈或反复发作,怀疑自己得了不治之症,药物价格昂贵,经济负担加重,生活质量下降等,导致内省、离群、保守、严谨、悲观、抑郁、情绪不稳定、紧张焦虑、易怒,对各种反应强烈激动后又难以控制的个性特点,而形成恶性循环,导致疾病迁延不愈或反复发作。

  而多数患者对疾病的认识不充分,用药杂、多、乱,用药时间短,担心药物的副作用,认为服药时间长对肝肾有损害,有的患者认为西药副作用多而换用中药治疗,所有的患者在治疗开始阶段能够按照医嘱规律治疗,症状缓解后在没有复查肠镜的情况下自认为痊愈终止治疗,或症状缓解后药物减量速度过快等,有复发的患者服药时间很少超过6个月,导致治疗的依从性大打折扣;这其中也有医生的责任,因为没有使患者正确认识疾病的性质和治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没有尽到告知义务,亚太地区炎性肠病的处理原则明确指出:无论病变的严重程度,在诱导期后开始维持治疗,应该告知患者需药物治疗3~5年[4]。因此所有患者均未达到规范治疗的标准,复发也就在所难免了。有学者通过健康指导提高患者对疾病基本知识的知晓度,调动患者的积极性,取得医患合作,实现知识―态度―行为的转变,患者对疾病知识有了较详细的了解,对疾病的预防和转归有了正确的认识,同时激发了患者参与和配合治疗的积极性。通过医务人员的行为影响了患者的态度,使之能积极主动地去接受有关知识并付诸行动,并减少了疾病的复发[5]。说明规范治疗和治疗依从性、健康指导、促进的重要性。

  饮食因素: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尤其是肉类食品、蛋奶制品的摄入增加,使UC的患病率增高,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结论认为大量的肉类或酒精饮料的摄入,与UC患者复发风险增加有关。而本文调查结果显示,没有发现肉类与本病复发的直接关系,而且重症患者存在低蛋白血症,而又无能力输注人血白蛋白,鼓励高蛋白饮食时,并未使症状加重;在禁食所有海类产品、奶制品的情况下,当患者食用某一种瓜果、生冷、蔬菜及油腻食物可诱发或使症状加重,因此认为饮食因素也是UC复发的原因之一。此外由于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率低、药物价格昂贵限制了一些低收入人群的治疗,因此临床上形成了两高一低的现象即治疗率高、复发率高、维持缓解率低。

  总之,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和复发是综合因素造成的,精神刺激和情绪波动、治疗及治疗的依从性、经济因素、对疾病的认识程度、文化因素、环境因素以及一些未知因素等造成疾病迁延不愈或反复发作,所以在临床工作中,无论是活动期的患者还是缓解期的患者单一治疗是不现实的,必须对患者综合分析判断,对一些诱发因素加以干预,而且药物剂量、疗程必须达标,才能减少复发,达到长期缓解、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王玉芳,欧阳钦.3100例溃疡性结肠炎住院病例回顾分析.中华消化杂志,2006,26(6):368-37.

  2 全国慢性非感染性肠道疾病学术研讨会制定.1993年6月太原,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与疗效标准.中华消化杂志,1993,13(6):354.

  3 王再见,欧阳钦,陈怀恭,等.43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肠易激样综合征的精神心理因素分析.临床内科杂志,2005,22(3):810-811.

  4 张莉.亚太地区炎性肠病的处理原则.医学论坛板,2004,11(25):936.

  5 韩莉,倪莹,李晓荣,等.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前后知识行为的效果评价.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5,14(4):345.

上一页  [1] [2]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放线菌酮对大鼠应激性溃疡的预防作用
    三合汤治疗消化性溃疡200例
    益中合剂抗实验性胃溃疡研究
    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加高选迷走神经切
    银杏内酯A对应激性溃疡发生的抑制作用
    黄连解毒汤治疗下肢溃疡306例
    口腔溃疡 火气大
    胃镜下喷洒思密达 锡类散混合粉剂治疗
    口腔溃疡 火气大
    胃镜下喷洒思密达 锡类散混合粉剂治疗
    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50例
    溃疡性结肠炎的家庭发病
    针刺配合奥美拉唑镁肠溶片治疗消化性溃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