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现代化医院的重要标志[3]。
3.2 人工通气是针对自主呼吸功能不全的患者的重要抢救措施之一,但经过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来改善通气,在治疗疾病的同时也破坏了人体天然免疫屏障。有的患者出现意识障碍,气管插管可直接损伤咽喉部,且跨越了咽喉这一重要的屏障使气道的自然防御功能破坏,削弱了咳嗽反射和气管纤毛运动。插管本身还抑制吞咽活动易使返流的胃内容物吸入肺内,导致感染。另外由于气管导管周围气囊潴留的分泌物淤积和下漏,造成细菌进入支气管、肺组织引起感染,且通气管道及插管内壁的细菌不能被机体防御机能清除,也不能被抗菌素杀死,管道内的细菌可通过气管溶胶、冷凝水分泌物再次进入下呼吸道引起定植造成VAP发作,迁延不愈[4]。
3.3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机械通气时间延长、气管切开、气管插管、长期使用抗生素与皮质激素、昏迷是主要原因。为此,应尽可能采取以下控制措施:(1)对昏迷患者加强护理,及时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2)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规程使用一次性吸痰管,操作轻柔,减少损伤。(3)尽量缩短气管切开和机械通气的时间。(4)加强呼吸机管路的消毒,防止交叉感染。(5)使患者保持30°~45°半卧位可降低返流引起的误吸。(6)使用气管导管持续声门下分泌物引流,可有效预防早发性VAP的发生。(7)合理使用抗生素,避免耐药菌的产生[5]。
3.4 本次调查资料显示,除碳青酶烯类的亚胺培南外,对第三、第四代头孢菌素、β-内酰胺类、氨基糖甙类、喹诺酮类等抗生素,鲍曼不动杆菌都显示很强的耐药性,耐药率>75 %。对于泛耐药菌如鲍曼不动杆菌的发生和预防,要注意以下几点:(1)隔离:泛耐药菌感染者或定植携带者应单间隔离并有特殊标识。(2)医疗设备专用:对泛耐药菌感染者应配备专用医用设备,并注意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3)标准预防。(4)加强监测和流行病学分析:对ICU、神经外科、烧伤科等重点部门应加大监测力度,作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并作好同源性分析,对患者进行VAP相关危险因素的分析,加强病原菌检查,根据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及时调整抗生素。
【参考文献】
[1] 于子旭,王书会.综合性ICU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21):2846-2848.
[2] 孙树海,李琼,王茵茵,等.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高危因素及原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6,16(8):882-884.
[3] 王力红,马文晖,张京利,等.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现状与防控策略[J].中华医学科学院学报,2008,30(5):610.
[4] 安振平,沈新强.生物过滤器预防呼吸机相关肺炎的临床观察[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5,15(3):275-276.
[5] 阮城疆,丁黎明.ICU颅脑损伤患者肺部感染现状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7,17(7):809-810.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