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g/L DTT)和平衡液Ⅱ(用前加入25g/L碘乙酰胺, 不加DTT,其余成分同平衡液Ⅰ)中各平衡15min。
1.2.5 二向SDS PAGE电泳 采用Ettan DaltⅡ电泳系统,PAGE胶浓度为14%T, 3%C。参数设置为5W/gel运行30min;然后25W/gel运行4h,直至溴酚蓝至底边约1cm处停止。
1.2.6 硝酸银染色 银染在Hoefor凝胶自动染色仪上进行。固定液(500mL/L无水乙醇,100mL/L冰醋酸)固定1h;更换增敏液(300mL/L无水乙醇,2.5mL/L戊二醛,2g/L硫代硫酸钠和68g/L无水醋酸钠)30min;去离子水洗3次,每次5min;加入25g/L硝酸银溶液(含0.2mL/L甲醛)避光反应20min;加显色液(25g/L无水碳酸钠和0.1mL/L甲醛)3-10min;最后加入终止液(14.6g/L乙二胺四乙酸二钠),10min后终止反应。以上各步骤在20℃振荡下进行。
1.2.7 扫描和图象分析 分别选取对照组和实验组的2D胶各3张,采用ImageScanner扫描仪,应用ImageLabScan软件,以300bpi分辨率扫描2D胶。用ImageMaster 2D Elite 3.01图象分析软件进行点检测,背景消减,二维校正等,以确定蛋白点的差异。
1.2.8 信息学分析 登陆http://ca.expasy.org/ch2d/网站,检索SWISS2DPAGE数据库,将本实验得到的2D胶与血浆和红细胞的2D胶图谱分别进行比对,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确认2D胶上的高丰度蛋白点是何种性质蛋白。
1.2.9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分析,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
2 结 果
2.1 双向电泳图分析 信息学分析结果提示对照组3张2D胶上的高丰度蛋白点主要为血浆中的白蛋白、转铁蛋白和红细胞的血红蛋白α链和β链成分,由于这些无意义高丰度蛋白的存在,使得真正肺组织的蛋白难以在2D胶上显示。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灌注组3张2D胶的上述高丰度蛋白显著减少,从而肺组织的蛋白点相应增加,蛋白点比较锐利(图1)。图1 肺组织的双向电泳图(略)
2.2 蛋白分布特点比较 对照组的蛋白点计数为1095±5,灌注组的蛋白点计数为1569±10。在分子量30-70ku范围内,灌注组的蛋白点计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在其他分子量范围内二者蛋白点计数无显著性差异(图2)。图2 不同分子量的肺组织蛋白分布(略)。在pH值5-8和9-10范围内,灌注组的蛋白点计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在其他pH值范围内二者蛋白点计数无显著性差异(图3)。图3 不同等电点的肺组织蛋白分布(略)
3 讨 论
肺栓塞的动物模型分为两类:一类是药物引起的肺部弥漫性微血栓;另一类是各种栓子引起的肺部大血管堵塞。我们采用的是第二类肺栓塞动物模型,因为这种模型更接近临床实际情况。实验证明,采用颈静脉插管,生理盐水灌注的方法,可以有效地去除肺组织内的血液成分,使肺组织蛋白能够更好地在2D胶上展示。首先,对照组2D胶上出现的高丰度血液蛋白成分,如:白蛋白、转铁蛋白及红细胞的血红蛋白α链和β链等,在灌注组2D胶上显著减少,相应的增加了肺组织中低丰度蛋白的上样量。其次,灌注组2D胶上的肺组织蛋白成分相应增加,表现为蛋白点计数的提高。对照组的蛋白点计数为1095±5,灌注组的蛋白点计数为1569±10。在分子量30-70ku范围内,灌注组的蛋白点计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在其他分子量范围内二者蛋白点计数无显著性差异。在pH值5-8和9-10范围内,灌注组的蛋白点计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在其他pH范围内二者蛋白点计数无显著性差异。
需要注意的是在对肺组织进行生理盐水灌注时,需要严格控制生理盐水的量和灌注时间。生理盐水量不足,使血液成分得不到有效置换;灌注时间过长,会使肺组织蛋白分解。本实验每只大鼠的生理盐水用量为500mL,采用加压输注的方法,使灌注时间控制在5min内,既可有效去除血液成分,也可防止蛋白分解。
参考文献:
[1]Sam H. Disease proteomics . Nature, 2003, 422(2): 226232.
[2]Eric P, Philippe IHB, Zhu H, et al. Protein analysis on a proteomic scale . Na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