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内科论文 >> 正文  

单纯性上呼吸道感染98例的治疗

征,结合血常规和胸部X线检查可作出临床诊断[1]。病毒性感染血常规表现为白细胞计数多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比例升高。胸部X线检查无异常现象。

  1.3 治疗方法

  按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 ,按同类型随机分为抗生素治疗组 49例和一般性治疗组 49例。两组均采用对症支持治疗,抗生素治疗组主要采用口服或静脉滴注β内酰胺类抗菌素(主要为青霉素、氨苄青霉素或第1代头孢菌素),有过敏史者选用大环内酯类抗菌素(乙酰螺旋霉素或罗红霉素);一般治疗组则采用抗病毒治疗,口服板兰根冲剂或小柴胡冲剂。

  1.4 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临床症状、 体征消失,白细胞、淋巴细胞均恢复正常;显效:病情明显好转,症状、体征消失,白细胞、淋巴细胞恢复正常或未复发;无效:症状及体征均无改善或恶化。总有效率为治愈+显效。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治愈时间均为2~7 d。抗生素治疗组21例(42.9%)、显效27例(55.1%)、无效1例(2.0%),总有效率为98.0%;一般性治疗组治愈23例(46.9%)、显效22例(44.9%)、无效4例(8.2%),总有效率为91.8%。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单纯性上呼吸道感染由病毒引起 ,主要包括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鼻病毒、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等。除婴幼儿患者、年老伴有慢性疾病或并发感染时,一般不需抗生素治疗。而现在一些基层医疗机构,甚至一些较大医院的医生依然习惯性地对单纯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用抗菌药物。过度使用抗生素,一是可导致药物不良反应,常见的有过敏性休克、固定型药疹、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等;二是可导致细菌耐药发生率迅速递增。本研究术中一般性治疗组与抗生素治疗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治疗的上感患者,多为在幼儿和中小学生。因患上感影响他们正常的生活和学习,家长想寻求有效快捷的药物及治疗方法,解除他们的病痛,对减少和杜绝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意义。目前,在我国城市中,产青霉素酶的耐药菌株达90%以上。因此,单纯性上呼吸道感染使用抗生素治疗,不但不能缩短病程,还可导致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增加及促进细菌耐药株的产生[2]。板兰根和小柴胡冲剂对多种病毒感染疗效良好,而且能促进机体的免疫功能。能有效控制炎症向下呼吸道蔓延,降低病毒性肺炎发生率。由于采用少量频服,及时补充体液,减少了因疾病高热造成的水电解质失衡的发生,减轻了胃肠道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1 邵先玉.内科分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178.

  2 杜云.289例单纯性上呼吸道感染一般治疗与抗生素治疗效果分析[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7,9(3):367.

上一页  [1] [2]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外伤性上矢状窦中后2/3段损伤四例
    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的临床和脑电图评估
    儿童单纯肥胖症诊断方法学
    烧伤创面单纯疱疹 型病毒感染的临床观
    慢性子宫颈炎患者子宫颈人乳头状瘤病毒
    单纯性肥胖病人空腹和餐后血浆 
    慢性子宫颈炎患者子宫颈人乳头状瘤病毒
    体针治疗单纯性肥胖的临床与理论研究
    单纯内踝撕脱骨折的微创手术治疗22 例
    单纯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辨证施护
    单纯内踝撕脱骨折的微创手术治疗22 例
    以心脑疾病为首发表现的急性上消化道隐
    单纯呼吸肌麻痹型吉兰巴雷综合征一例报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