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常是导致AECOPD的主要原因,而COPD患者感染病毒后, 由于支气管及肺组织受损,呼吸道上皮损伤,容易造成细菌感染,也可引起AECOPD。
本研究对116例AECOPD患者的鼻咽分泌物进行呼吸道病毒抗原检测,并进行血清病毒特异性IgM抗体的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分为病毒阳性组及病毒阴性组,对两组进行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以探讨病毒感染与AECOPD的关系,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1 资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07年4月—2008年3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AECOPD患者116例,均符合中华医学会2002年发表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1]。其中男性66例,女性50例,平均年龄(61.32±11.55)岁(45~87岁),平均病程(17.09±9.83)年。除外伴发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病、慢性肝肾疾病、高球蛋白血症、自身免疫疾病、结缔组织疾病及其他肺部疾病者。同时收集近1个月内无呼吸道感染史、既往无心肺疾病史的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55~65岁。以上2组在年龄、性别、吸烟指数上的差异均无显著性。
1.2 研究方法
1.2.1 鼻咽分泌物病毒抗原检测 用Chemicon试剂(Chemicon International Inc,Temecula,CA,USA)对标本进行间接免疫荧光(IIF)检测,检测呼吸道7项病毒抗原: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腺病毒(ADV)、流感病毒A型及B型 (IV-A 、IV-B)、副流感病毒1~3型(PIV-1~3) 。
1.2.2 血清病毒IgM特异性抗体检测 同日抽取肘静脉3 ml自凝血检测EB病毒(EBV)、人类巨细胞病毒(CMV)及单纯疱疹病毒1型、2型(HSV-1、2)、柯萨奇B组(COX-B)及腺病毒3型、7型、11型(ADV-3、7、11)的IgM特异性抗体,病毒抗体采用北京肝炎试剂中心的病毒IgM特异性抗体检测盒,进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
1.2.3 免疫功能检测 同日采集清晨空腹静脉血2 ml,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抗凝,采用美国BD公司Calibur流式细胞仪进行T细胞亚群检测。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1.5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计数采用两独立样本均数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配对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显著性。
2 结 果
2.1 病毒检测结果
2.1.1 鼻咽分泌物病毒抗原检测结果 AECOPD组鼻咽分泌物病毒抗原检测阳性患者19例(阳性病毒21例次),阳性率为16.38%。病毒抗原类型见表1。而正常对照组鼻咽分泌物病毒抗原检测均为阴性。AECOPD组与正常对照组阳性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表1 AECOPD组鼻咽分泌物病毒抗原类型分析
2.1.2 血清病毒特异性IgM抗体检测结果 AECOPD组血清病毒特异性IgM抗体检测阳性患者28例(阳性病毒43例次),阳性率为24.14%。病毒抗体类型见表2。正常对照组血清病毒特异性IgM抗体阳性者3例(7.50%),为单纯疱疹病毒1型1例和2型2例。AECOPD组与正常对照组阳性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表2 AECOPD组血清病毒IgM抗体类型分析
2.1.3 综合病毒抗原及抗体检测结果 AECOPD组中病毒阳性患者共41例(阳性病毒64例次,6人为病毒抗原及抗体同时阳性),总阳性率为35.34%。正常对照组病毒阳性患者3例,总阳性率7.50%。两组总阳性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41例病毒感染者中合并2种病毒阳性者11例(26.83%),3种病毒阳性者3例(7.32%),4种病毒阳性者1例(2.44%),5种病毒阳性者1例(2.44%)。
2.2 免疫指标检测结果 见表3。AECOPD组中,病毒阳性组与阴性组比较,CD4+T淋巴细胞降低,CD8+ T淋巴细胞升高,CD4+/CD8+比值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CD3+T淋巴细胞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病毒阳性组、阴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3 各组免疫指标测定结果
3 讨 论
近年的研究证实,AECOPD与呼吸道病毒感染有关。流行病学资料表明,AECOPD的呼吸道病毒感染发生率在7%~64%,主要为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鼻病毒、冠状病毒、腺病毒和呼吸道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