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鼻咽、口腔细菌随着套管气囊周围潴留的分泌物淤积和下漏进入下呼吸道,吸痰又不可避免地把鼻腔和口腔的病原菌(特别是金黄色葡萄球菌)直接带入气管内,导致医院内肺部感染特别是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发生率增高[3-4];Fagon等[5]报道人工机械通气的时间每延长1天,发生肺部感染的危险将增加1%。另外,处于昏迷状态的危重患者胃蠕动功能下降,容易产生胃内容物潴留和反流,误吸的可能性增加;同时由于留置胃管提供了细菌迁移途径,存在胃下呼吸道逆向内源性感染途径[6-7],使医院内肺部道感染的可能性进一步增加。高血糖使血渗透压升高,中性粒细胞趋化、吞噬、杀菌能力减弱,并可抑制T细胞功能,干扰IL-2的生成,降低其活性[8],从而导致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此外高血糖还有利于细菌生长和繁殖,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医院感染的危险性进一步增大。同时危重症患者都处于机体的应激状态,下丘脑功能紊乱,血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临床习惯预防应用广谱抗菌药物特别是第3代头孢菌素,从而增加医院感染的机会[9]。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ICU病房肺部感染病原菌中,占优势的是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阴沟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等构成的GNB,其次是GPC,以金黄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为主。铜绿假单胞菌仍是医院内肺部感染的主要致病菌,这是因为铜绿假单胞菌在医院环境中广泛分布,其胞膜能产生富有黏附性的生物被膜,多种抗生素难以通过,故形成对多种抗菌药物天然耐药性[10],或在使用过程中发生获得性耐药;其次是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产ESBLS酶的菌株比例为33.33%,临床上应高度重视并加以监测与防治。GPC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占优势,该菌在所有病原菌中占第2位,且产MRSA菌株的比例为18.52%,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应引起重视。真菌的感染以白色念珠菌为主,其主要原因可能与基础疾病严重、机体抵抗力下降、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以及肾上腺皮质激素有关。在混合感染中多为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阴沟杆菌等GNB,并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共同构成医院内肺部感染的核心致病菌。
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造成耐药菌株的日趋增多。本组药敏结果显示,除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天然耐药外,绝大多数GNB对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环丙沙星等药物仍保持较高的敏感率;而葡萄球菌与多重耐药肠球菌仍保持对万古霉素较高的敏感率。对于铜绿假单胞菌感染,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阿米卡星、环丙沙星可作为经验性用药的首选,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吡肟均有较高的敏感率,但仍有部分耐药菌存在。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中以头孢哌酮/舒巴坦与替卡西林/克拉维酸的作用较强。肺炎克雷伯菌以及大肠埃希氏菌对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他啶、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均有较高的敏感率且耐药率仍小于20%。阴沟杆菌对亚胺培南虽高度敏感,但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均在30%左右。
由于气管切开后易并发肺部感染,致病菌多为多重耐药菌,因此必须加强ICU的消毒隔离制度:加强病房的空气消毒管理,严格进行呼吸机的管道、湿化瓶以及各种附件的消毒,严格无菌操作规范;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选择敏感的抗生素。针对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特点,可给予联合用药,严重感染可采取降阶梯治疗,防止耐药菌的产生。对于高危患者,一旦怀疑有肺部真菌感染存在,就应该采取早期经验性抗真菌治疗。加强支持治疗,包括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如给予丙种球蛋白、胸腺肽、干扰素等,并及时纠正低蛋白血症。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J].中华医学杂志,2001,81(5):314-320.
[2] 谢明水,郝建春,刘国政,等.颅脑外伤气管切开患者下呼吸道感染控制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5,15(5):513-514.
[3] 齐晓红,叶惠芬,张燕青.医院内获得性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1,11(5):330-331.
[4] 李素琴.人工气道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及耐药性分析[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08,9(3):221-223.
[5] Fagon JY, Chastre J, Domart Y, et al. Nosocomial pneumonia in patients receiving continuous mechanical ventilation. Prospective analysis of 52 episodes with use o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