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临床观察与实验室检查 每日记录病人病情变化,用药前后检查血常规(包括Hb、WBC + DC、 RBC、BPC、BT、CT)、尿常规(包括尿蛋白、尿糖)和肝肾功能,部分患者做X线检查。
14 疗效评定标准 根据卫生部颁发的《抗菌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进行评定,痊愈:治疗后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及病原学检查均恢复正常;显效:治疗后病情明显好转,但上述4 项有一项未完全恢复正常;进步:用药后病情有所好转,但不够明显;无效:用药72 h 后病情无明显进步或加重。痊愈和显效合计为有效,以此计算有效率。
15 细菌学评价 于用药前、后送痰培养,鉴定致病菌,对临床分离的致病菌做药敏试验。治疗后痰培养阴转或疗程结束时无痰作为细菌清除。
16 不良反应评价标准 按与药物有关、很可能有关、可能有关、可能无关和无关5级评定临床反应及检验异常与受试药物之间的关系,前3者合计为不良反应,计算不良反应发生率。
17 数据分析及统计处理 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如有必要,采用Yates校正χ2检验或精确概率法检验。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79%和87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 致病菌清除 64例患者分离到39株致病菌,细菌阳性率为609%,治疗组18株,对照组21株,两组清除分别为16例和18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表3 两组致病菌清除比较
23 不良反应 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治疗组1例出现恶心,1例在用药后第7天出现二重感染,痰培养为白色念珠菌生长,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1%;对照组1例出现皮肤瘙痒,1例出现恶心,1例用药后ALT和AST轻度升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7%,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头孢他啶属于第三代头孢菌素,具有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对多种β-内酰胺酶稳定等特点,主要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黏肽合成而起到杀菌作用。与其他β-内酰胺类抗生素相比,头孢他啶对肠杆菌科、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有良好的抗菌活性[1,2],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等G+球菌也有肯定抗菌作用。另外,头孢他啶有良好的药代动力学特性,能广泛分布于人体各组织器官和体液中,适合于各系统感染的治疗。该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用于治疗各系统感染获满意疗效,对感染的有效率和细菌清除率均达80%~96%[3~7]。
老年人因其特有的病理生理特点,各脏器功能减退,代偿能力减低,常有原发性疾病及多种并存疾病等因素,易发生肺部感染,且革兰阴性杆菌感染常见,本组细菌学阳性中G-菌占769%(30/39),老年人一旦发生下呼吸道感染,往往病情发展迅速、预后较差。临床研究已表明头孢他啶对老年人严重下呼吸道感染的有效率达80%以上,对细菌清除率也达75%以上[8~10]。本组资料也显示应用头孢他啶治疗老年人下呼吸道感染有效率达879%,与文献报道相仿,本研究还表明头孢他啶对老年人下呼吸道感染的细菌清除率较高(16/18)。另外,也应注意老年人呼吸道感染的治疗除选择有效、安全的抗菌药物外,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等)、加强营养支持等也是非常重要的。
头孢他啶应用过程中不良反应轻且少见,治疗剂量肝肾毒性小,偶可使血转氨酶、尿素氮、肌酐增高。本组患者年龄大,平均76岁,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头孢他啶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1%,与文献报道相符,只有1例在用药后出现真菌感染,这是广谱抗生素应用所致的二重感染表现之一,可认为本药在老年人中应用还是安全的。尽管如此,对于老年人,尤其是有肝、肾功能障碍者,也应注意减低用量,避免药物蓄积所致的不良反应。
本研究对照比较了头孢他啶和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老年人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显示,在临床疗效、细菌清除率和不良反应等方面,两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文献报道相近[10,11],表明选择上述两种抗生素治疗老年人下呼吸道感染均可获得满意疗效。但是,治疗组2例假单胞菌均获清除,而对照组2例假单胞菌均未清除,提示对假单胞菌头孢他啶优于头孢哌酮/舒巴坦。
综上所述,头孢他啶对老年人下呼吸道感染疗效好,无明显不良反应,其疗效与头孢哌酮/舒巴坦相近。
【参考文献】
1 陈汉源,张敬德,周乐.国产头孢他啶体外抗菌活性的研究.中华传染病杂志,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