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内科论文 >> 正文  

全血细胞计数的影响因素分析

【关键词】 全血细胞计数

  区域呈干扰图形[2]。

  1.3 近期输注了蛋白质或ATP的患者做白细胞分析,五分类机器呈现不分类,三分类计数结果与图形相差较远。稀释后再做即可分类。

  1.4 仪器受其他干扰(电磁干扰、堵孔等)也可出现RM的提示,白细胞直方图35fl前区出现狭窄尖峰。

  1.5 在慢粒急变期白细胞总数太多,仪器无法计数。白细胞图形呈一长方形板块,不能分类。此时应将标本稀释后再做,结果乘以稀释倍数。

  2 红细胞计数的影响因素

  2.1 某些患者有寒冷凝集素,红细胞常不计数,显示“> > > >”。可将标本放37℃水浴15min后再做计数。

  2.2 高球蛋白血症,如浆细胞疾病、白血病、自身免疫性疾病、严重感染及某些原因不明的血液中异常球蛋白增高围绕红细胞等。使红细胞有聚集现象,红细胞计数减少,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增大,造成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MCH)和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等指标错误结果。解决办法是将标本稀释后计数。

  2.3 白细胞显著增高。在正常情况下,由于白细胞比红细胞数少得多,不会对红细胞计数造成影响,但在白血病时,白细胞数目可显著增多。从而影响红细胞计数的准确性,此时应将红细胞值修正后才可出报告单。

  3 血小板计数的影响因素

  3.1 有些患者抽血后马上测定血小板数目偏低,放置0.5h后再测定则计数结果在正常范围内,原因可能是由于血小板出现可逆性聚集 [3]。

  3.2 红细胞体积减小 缺铁性贫血患者,出现红细胞大小不均,以小红细胞居多,部分极小红细胞计入血小板计数中,在15~30fl处形成峰区。

  3.3 临床上在输注ATP后血小板容易发生聚集,造成血小板计数偏低。有些病人入院时血小板计数正常,入院几天后查血小板数目减少,是由于ATP分解,产生大量ADP,而ADP是一种血小板诱导剂,易使血小板发生聚集而影响血小板计数,血小板直方图15~30fl区域抬高,造成结果出现偏差。涂片镜检却发现大量血小板聚集。

  3.4 血小板直方图左移,2~5fl处缩窄至尖峰。排除了试剂污染。根据观察分析,一方面是机器某部件异常造成干扰。另一方面与周围环境(如电磁波、磁场、声源、振源等)干扰有关。这种图形的结果需要重新测一次。

  总之,进行血细胞计数时,同时应对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直方图形进行观察,如与正常图形不符、有异常提示者,应查找原因。血细胞分析仪易受多种因素干扰,必须对每份标本的结果仔细观察,认真核对,观察图形是否正常。正确了解并分析直方图形在实际工作中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朱红军,费选文,陈书裕,等.黄疸因素对Coulter Maxm 血细胞分析仪白细胞分类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00,16(5):421-423.

  [2]杜秀敏,王海燕.冷球蛋白对五分类血液分析仪计数白细胞及血小板的影响[J].临床检验杂志,2003,21(3):144-145.

  [3]李胜发,程大林.血小板可逆聚集在全血细胞分析中的影响[J].临床检验杂志,2003,21(1):37.

仁和医学论文网专业提供代写代发医学论文服务,并提供大量论文资料,如有业务需求请咨询网站客服人员!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脓毒血症病人多形核粒细胞变形性的观察
    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在肾细胞
    内毒素诱导的肝细胞及枯否细胞凋亡与肝
    纤维粘连蛋白对膀胱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
    衰老真皮成纤维细胞胶原基因调控研究
    应用自体静脉做动脉重建时血管内皮细胞
    兔关节软骨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1免疫
    咪唑安定及异丙酚对大鼠心肌细胞电生理
    布洛芬对创伤小鼠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左旋咪唑对氯胺酮麻醉家兔红细胞免疫功
    一氧化氮对肺泡巨噬细胞致炎效应的调节
    CD150在成人乙型肝炎疫苗无应答者体外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