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肺吸虫 胸腔积液 实验室
肺吸虫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疾病,呈世界性分布,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由肺吸虫侵犯人体肺部导致胸腔积液在临床上有逐渐增多的趋势。对该病的实验室诊断进行有益探讨,有助于为该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必要的科学依据。现将本院收治的2例肺吸虫患者的胸腔积液实验室检查资料作一分析报告。
1 病例资料
例1,男性,29岁,未婚,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压迫性胸闷3个月入院。无咳嗽,无潮热,呼吸困难,咯血,肝脾肋下未及,下肢无水肿,胸片示右胸大量积液,CT不支持恶性肿瘤。胸水常规:黄色混浊,李凡他试验,细胞数8900/mm3(N 20%、E 55%、L 25%);痰液检测:嗜酸性细胞(+),寄生虫及虫卵(-);外周血常规:WBC 7.7×109/L,N 42%,E 28%(直接计数120/mm3),L 26%;IgE(发光法)2702.4IU/md(正常3.3~165.0IU/ml);结核抗体(-);肿瘤系列及标志物正常;肺吸虫皮内试验(+)。追问病史,有进食生蟹史。
例2,女性,58岁,无明显诱因出现两下肢水肿1年,以DM肾病入院,伴咳嗽,无咯血。B超显示两侧胸腔大量积液。胸水常规:左侧:黄色、微混,李凡他试验(-),细胞数86/mm3(N 10%,L 85%,间皮5%);右侧:黄色,混浊,李凡他试(+++),细胞数5100/mm3(E 85%,L 10%,N5%)胸水培养(-),血常规7.3×109/L(E 10%,N 58%,L 32%)。过敏原检测食物组(+)。
2 讨论
肺吸虫病可引起多浆膜腔积液[1],既往报道较少,国内邱美颂于1980 年首先报道肺吸虫病引起胸腔积液[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和诊断水平的提高,对本病的报道逐渐增多。本病引起胸腔积液易与其他病因如结核性胸膜炎引起的胸腔积液相混淆[3]。肺吸虫病诊断标准[4]:(1)在肺吸虫病流行区有生食或半生食生蟹史;(2)肺吸虫皮内试验(+);(3)嗜酸细胞计数及分类增加(血涂片E 10%~40%,急性期达80%以上,胸水嗜酸性细胞>10%);(4)右侧胸腔大量积液;(5)有游走性皮下结节或包块活检符合肺吸虫病病理特点。前4项为诊断肺吸虫病必备条件。
肺吸虫病患者的痰及粪便可找到虫卵,但阳性率不高,因此在该病的实验室诊断方面实现直接的病原学诊断比较困难。从本组2例实验室检查结果可见,胸水嗜酸性细胞显著增高(分别为55%和85%),外周血嗜酸性细胞>10%,提示外周血及胸水嗜酸性细胞增高是本病的一个显著特点。
目前,肺吸虫病在免疫学诊断方面的价值已日益受到重视,本组病例肺吸虫酶联免疫试验(+)、皮内试验(+),为该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较充分的依据。但由于以往诊断用的抗原基本上采用虫源性粗抗原,特异性不高,与其他寄生虫常存在交叉反应,因此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肺吸虫病免疫学诊断的关键是如何获得特异性强、敏感性高的诊断抗原。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迅速发展,通过基因重组技术产生分子抗原已成为现实,即利用纯化重组细菌PW-1/PR-SETB/BL-21的表达产物,肺吸虫重组抗原复性后以ELISA法检测肺吸虫病患者血清中的相应抗体,敏感性为91.07%,特异性为100%[5]。新近报道的肺吸虫抗体快速检测试剂盒( 金标渗滤法)敏感性高、特异性强,可与ELISA相媲美,且操作简便、快速[6]。
【参考文献】
1 杨松, 张耀亭, 殷建团. 40 例渗出性胸腔积液的临床分析. 临床肺科杂志,2005, 10(5 ): 607~608.
2 邱美颂. 242例四川型肺吸虫病临床分析.中级医刊, 1980,7(1):21.
3 罗友鲜,毛世才. 血性胸水50 例临床分析. 贵阳医学院学报,2001, 26(2): 144~145.
4 王季午编. 传染病学. 第2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9.421.
5 侯敏, 刘剑南, 姚永伟, 等. 卫氏肺吸虫重组抗原的制备及初步应用研究.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2004, 24(5 ):467~469.
6 干小仙,施晓华,王越, 等.肺吸虫抗体快速检测试剂盒( 金标渗滤法) 的研制和应用.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2005, 21(11):988~990.
仁和医学论文网专业提供代写代发医学论文服务,并提供大量论文资料,如有业务需求请咨询网站客服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