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内科论文 >> 正文  

低分子肝素对COPD大鼠模型肺组织ICAM 1和MCP 1表达影响

  2 结 果

  2.1 肺组织病理学改变

  正常对照组大鼠支气管肺组织上皮结构完整,支气管纤毛排列整齐,无杯状细胞明显增生,气管周围无炎症细胞浸润;肺泡结构完整,无扩张融合,无炎症表现,肺泡大小均匀一致。COPD模型组呈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的特征性病理学改变:支气管黏膜纤毛柱状上皮细胞部分脱落、变性坏死,杯状细胞增生;黏膜下层及肌层大量炎症细胞浸润;部分支气管平滑肌明显增厚;管腔内充满大量中性粒细胞、肺泡巨噬细胞及黏液分泌物,大部分肺泡扩张融合,肺泡壁变薄,肺泡直径增大,肺泡隔明显增厚,其中可见炎性细胞浸润,毛细血管扩张充血。LMWH干预组大鼠支气管肺组织损伤的程度较COPD模型组轻,支气管周围炎症较轻,杯状细胞增生程度降低,肺泡扩张融合较明显。

  2.2 肺组织形态学定量测定

  COPD模型组MLI和PAA大于正常对照组,MAN少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F=32.02~134.29,q=11.29~22.04,P<0.01);LMWH干预组MLI和PAA小于COPD模型组, MAN大于COPD模型组,差异有显著性(q=4.82~6.92,P<0.01);LMWH干预组MLI、PAA和MAN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q=6.25~30.36,P<0.01)。见表1。表1 各组肺组织形态学测量结果比较

  2.3 动脉血气测定

  COPD模型组动脉血PaO2低于正常对照组,PaCO2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F=36.27、43.96,q=11.89、13.11,P<0.01);LMWH干预组动脉血PaO2和PaCO2与COPD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q=4.26、8.28,P<0.05、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意义(q=7.63、4.83,P<0.01)。见表2。

  2.4 BALF中细胞总数及分类

  COPD模型组BALF中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高于正常对照组,巨噬细胞百分比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F=106.63~147.83,q=20.50~24.14,P<0.01);LMWH干预组BALF中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低于COPD模型组,巨噬细胞百分比高于COPD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q=10.29~14.67,P<0.01)。见表3。

  2.5 ICAM1、MCP1的表达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COPD模型组ICAM1、MCP1表达增强,差异有显著性(F=32.08、56.36,q=4.37、14.95,P<0.01);与COPD模型组比较,LMWH干预组ICAM1、MCP1表达减弱,差异亦有显著性(q=6.87、8.68,P<0.01)。见表4。表2 各组大鼠动脉血气测定结果表3 各组大鼠BALF中的细胞总数及分类表4 各组支气管肺组织ICAM1和MCP1的表达结果比较

  3 讨 论

  COPD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目前认为与气道炎症、氧化应激和蛋白酶抗蛋白酶失衡有关,有效的抗炎治疗不但能够改善症状,而且能够延缓病程发展,因此抑制气道炎症也成为COPD治疗的重要靶向之一。

  ICAM1属黏附分子中的免疫球蛋白超家族,主要表达于内皮细胞、上皮细胞及淋巴细胞等表面,正常情况下ICAM1呈低水平表达,但当受到炎症因子LPS、γ干扰素(IFNγ)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刺激时,其表达短期内迅速增加。研究显示,ICAM1在COPD病人BALF、痰、血浆和肺组织中水平均有一定程度的升高[45]。曾春芳等[6]研究显示,ICAM1在COPD大鼠模型肺组织中表达明显增强,且与BALF中的白细胞数及中性粒细胞数呈显著正相关。本研究也证实了ICAM1在COPD大鼠模型肺组织呈阳性表达,表明 ICAM1参与了中性粒细胞在呼吸道募集,参与了COPD的炎症过程。

  MCP1是趋化性细胞因子CC家族中的一种,可以趋化单核巨噬细胞进入气道、肺泡间隔和肺泡腔内,激活使其发生呼吸爆发,产生并释放超氧阴离子和溶酶体酶,从而引起肺组织损伤。HAUTAMAL等[7]通过在鼠的气管内滴注MCP1诱导巨噬细胞在肺内聚集,并增强香烟诱导肺气肿模型的建立。本研究结果显示,MCP1在COPD大鼠模型肺组织中表达明显增强。王慧等[8]研究结果显示,大鼠COPD模型组BALF中MCP1水平和巨噬细胞总数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并且二者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表明MCP1参与了C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粘附分子P选择素单克隆抗体抑制胃癌转
    血管紧张素原基因M235T分子变异与2型糖
    9 1C3分子抑制杀伤性细胞的细胞毒作用
    伴低分子量蛋白尿的高钙尿症
    一个三姐妹同患P450c 17 缺陷家系的分
    地塞米松对HUVEC表达粘附分子的影响
    RNA DNA嵌合分子介导的高效基因修复
    神经细胞凋亡的分子调控和死亡信号的传
    利用RAPD标记构建美洲黑杨 欧美分子标
    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结核杆菌对利福平耐
    胰岛素分泌与糖尿病 从分子到临床
    利用现代细胞分子生物学方法深化对肾脏
    重庆地区HGV感染的分子流行病学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