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内科论文 >> 正文  

Hyper CVAD MA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临床观察

l Cancer institute, NCI),常见毒性标准(Common Toxicity Criteria, version 3)。

  1.5 统计方法

  随访截至时间为2008年8月。总体生存(overall surivival,OS)时间定义为确诊至死亡或随访结束;所有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处理,生存分析应用Kaplan-Meier方法。

  2 结果

  2.1 毒副反应

  Hyper-CVAD/MA方案在50例患者中最长应用10个周期,毒副反应主要表现为造血系统和非造血系统,无治疗相关死亡发生。见表1。表1 Hyper-CVAD及HD-MTX-Ara-c方案副反应

  2.2 生存情况(见图1、图2)

  图1标危组的急淋患者中中位生存时间23个月,1年生存率在A组中(50.1±3.9)%,B组中(77.8±4.1)%,C组中(88±5.4)%,D组中(89±5.8)%。2年生存率B组(33±4.8)%,C组(79±5.3)%,D组(89±7.1)%。3年的生存率C组(28±3.8)%,D组(50±4.5)%。应用Log Rank法检验四组患者生存率曲线,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1,P<0.001。对于生存时间比较,图1中明显显示A组生存时间最短,在1年之内均复发,其它组中随着接受Hyper-CVAD方案强化周期循环数的增加,生存时间明显延长,C组与D组总的生存率在2年内基本接近,而第3年内有明显差异。

  图2高危组的急淋患者,中位生存时间19个月,1年生存率在A组中(40.1±3.2)%,B组中(85.8±6.1)%,C组中(88.9±7.4)%,D组中(89±4.8)%。2年生存率B组中(14.3±4.1)%,C组中(55.6±5.4)%,D组中(77.8±7.4)%。3年生存率D组(33.3±6.2)%。应用Log Rank法检验四组患者生存率曲线,χ2=35.1,P<0.001,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图2中显示强化方案周期数最多的D组生存时间超过3年,而B组和C组生存时间达到2年以上。

  B-ALL中位生存时间19个月,T-ALL中位生存时间17个月,两组间生存率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目前ALL治疗方法仍是以联合化疗作为首选和基础疗法,成人ALL疗效差,近年来随着支持治疗的加强、多药联合化疗方案的不断改进、大剂量化疗和HSCT的推广,尤其是HD-CTX、MTX、Ara-C 等强化疗的应用使得成人ALL的CR率也能达70%~90%,但DFS仅40%左右[6]。因此探讨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案成为各国血液学家广为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1986年Murphy[7]等应用大剂量分次CTX、VCR、ADM联合治疗29例儿童进展期Burkitt淋巴瘤及B细胞(sIg+)ALL患者,并交替给予大剂量MTX及Ara-C,取得了显著成效,2年DFS率可达81%。因此,美国MD.Anderson肿瘤中心自1992年起将此方案改良为Hyper-CVAD/MA方案用于淋巴系统肿瘤的治疗。其设计原理为:CTX半衰期6 h,大剂量分次给药,可以使药物有效治疗浓度持续小时,尽可能覆盖肿瘤细胞增殖周期,杀灭肿瘤细胞同时强化疗方案还可以避免耐药发生[7,8]。

  Hyper-CVAD/MA方案用于诱导治疗时,诱导相关死亡率为5%~11%[8]。而在我们所采用的强化治疗方案中,根据既往化疗经验及结合每个患者的个体体质特点,均选择在达CR或疾病稳定的患者中应用本强化方案,治疗时肿瘤负荷已相应降低,加之化疗后的支持治疗,无治疗相关死亡发生。其中单疗程方案毒性相对较小,虽然会出现严重粒细胞缺乏,但持续时间短,造血恢复快,无严重感染发生。双疗程方案骨髓抑制明显,多数患者感染偏重,非造血器官毒性相对多见,但不影响后续化疗,安全性良好。

  大量临床分析表明即使患“同一类型”的ALL,用同一种治疗方案和相同的化疗药物剂量,但在不同的病人取得的疗效却大不一样,反映了ALL治疗反应和疗效的异质性。因此我们将这些与预后直接有关的临床、细胞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免疫学因素应用于ALL的危险度分层,分析其总体生存率以及进一步探究不同的化疗周期对生存时间的影响。

  综上所述,Hyper-CVAD/MA强化方案对于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强化治疗近期疗效满意,治疗相关毒副反应易于控制。对B系与T系生存期的影响无明显差异,8个以上循环的强化方案应用对高危ALL更能明显延长患者生存期,但其相关的治疗死亡率并未增加,能够进一步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应用SPECT观察激素对股骨头血流动力学
    PET CT检查中患者不良心理调查及干预方
    电生理BCR ICR PEP检查对马尾综合征的
    Hybrid外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下骨折
    Hybrid外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下骨折
    Von HippelLindau病一例
    当代PET显像技术的优势与临床应用进展
    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PARTNER与Cypher
    hPET CT在临床中的应用及检查前准备
    Vitapex在根尖诱导成形术中的应用
    MRL lpr Thy1 1小鼠中一个新的T细胞亚
    COBESPECTRA分离机采集外周血干细胞的
    护士在PET CT检查配合中的放射防护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