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血管形成又是肿瘤适应缺氧的重要途径,其与肿瘤的发生、侵袭和转移密切相关。缺氧诱导因子-1(Hypoxia inducible factor 1,HIF-1)是介导肿瘤缺氧适应性反应的转录因子,在新生血管形成过程中起关键调控作用[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是其重要靶基因之一[1-2],能促进肿瘤血管形成、增加血管通透性。本研究通过检测61例大肠癌及15例正常大肠组织中HIF-1α及VEGF的表达,旨在分析其与大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2006年7月-2007年12月在本院行大肠癌根治术切除石蜡标本61例,其中男性41例,女性20例;年龄33~80岁,平均年龄55.7岁;术前均未接受放、化疗;病理诊断均为腺癌,其中高分化癌l4例,中分化癌22例,低分化癌25例;Dukes分期为:A期9例,B期20例,C期24例,D期8例。同时收集大肠癌两切端大肠标本(距癌组织10 cm以上的正常大肠组织)15例作对照。
主要试剂:兔抗人HIF-1α多克隆抗体(即用型,武汉博士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鼠抗人VEGF单克隆抗体(即用型,福州迈新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SP超敏试剂盒(ElivisionTM plus广谱试剂盒),DAB显色剂,柠檬酸抗原修复液(福州迈新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1.2 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采用链霉素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法(Strepotavidin-perocidase,SP法)。
石蜡标本连续切片,厚4 μm,脱蜡至水,用0.01 M,pH 6.0的柠檬酸缓冲液于微波炉行抗原修复10 min;分别滴加封闭血清及一抗(即用型兔抗人HIF-1α抗体及VEGF鼠抗人抗体),其余步骤按SP试剂盒说明书进行,DAB显色,苏木素复染。
以 PBS代替第一抗体作为阴性对照,已知的胃癌阳性切片染色作为阳性对照。以肿瘤细胞胞质内出现棕黄色细颗粒为阳性评判标准。
结果判断:高倍镜下(×400)对每张切片随机选择5个视野,每个视野记数200个细胞,共计1000个,计算每张切片阳性细胞百分率:HIF-1α阳性细胞数<1%为阴性(-),阳性细胞数≥1%为阳性(+)[3];VEGF阳性细胞数<10%为阴性(-),阳性细胞数≥10%为阳性(+)[4]。
1.3 统计学处理
数据处理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采用配对计数资料的χ2检验及Spearman相关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HIF-1α阳性表达为棕黄色颗粒,主要位于肿瘤细胞胞质(见图1);VEGF阳性主要位于肿瘤细胞胞质,部分细胞膜也有表达(见图2)。与正常大肠粘膜组织比,大肠癌组织中HIF-1α和VEGF的表达显著升高(P<0.05)(见表1),二者呈显著正相关(r=0.505,P<0.05)(见表2)。表1 HIF-1α及VEGF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表2 HIF-1α及VEGF在大肠癌组织中表达的相关性HIF-1αVEGF+-+285-1018
HIF-1α及VEGF在大肠癌不同Dukes分期中表达差异有显著性,晚期明显高于早期(P<0.05); 在高、中、低分化腺癌中的表达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3)。表3 HIF-1α及VEGF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与其分期、分化的关系
3 讨论
恶性肿瘤在生长过程中,由于组织增生过快导致局部严重缺氧,而触发肿瘤产生一系列应激性保护反应,使得肿瘤细胞适应缺氧微环境,新生血管的形成是肿瘤适应缺氧的重要途径之一。HIF-1是与恶性肿瘤生长进程密切相关的转录调节因子,由HIF-1α和HIF-1β两个亚基组成异源二聚体核转录因子,其中HIF-1α是主要的氧调节亚基和功能亚基[5]。某些肿瘤如胃癌、乳腺癌、肺癌等组织中可检测到HIF-1α的过度表达[6-8],它在新生血管形成过程中起到关键性调控作用,与肿瘤的发生、侵袭和转移密切相关,并影响大部分恶性肿瘤的预后。VEGF是目前已知的作用最强大、特异性最高的血管生成刺激因子,大量研究证实VEGF具有促进肿瘤血管形成、增加血管通透性的作用,可为肿瘤的生长、浸润和转移提供适宜环境[9]。
本研究结果显示HIF-1α及VEGF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存在一致性:两者均高表达,在有淋巴结或远处转移的Dukes C、D期中的表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