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内科论文 >> 正文  

肝硬化患者胃镜检查分析

【关键词】 肝硬化 胃镜检查 判断预后

  为探讨胃镜检查对肝硬化患者的临床意义,2003—2007年我们对86例肝硬化患者进行了胃镜检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肝硬化患者86例均为我院2003—2007年住院病人,其中男62例,女24例;年龄34~65岁;肝炎后肝硬化56例,酒精性肝硬化27例,其他原因引起的肝硬化3例。

  1.2方法

  86例肝硬化患者行肝功、B超、CT等检查,明确诊断后行胃镜检查,依次观察食管、胃底、胃体、胃窦、十二指肠球部并记录其改变(包括糜烂、炎症、溃疡、静脉曲张等情况)。

  2结果

  2.1肝硬化患者食管及胃黏膜改变情况86例肝硬化患者中食管静脉曲张65例,胃底静脉曲张57例,胃溃疡37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28例,糜烂性胃炎25例,门脉高压性胃病16例,反流性胃炎13例,浅表性胃炎15例,萎缩性胃炎9例,充血性胃炎6例。兼有两种以上病变52例。肝硬化患者以食管和(或)胃底静脉曲张,溃疡病为多见。

  2.2肝硬化患者胃镜检查形态学改变肝硬化患者黏膜红色征、青蓝色、苍白色多见于食管,蛇皮样变多见于胃底,糜烂病灶、颗粒样增生、条状充血、陈旧性出血及白苔多见于胃窦,霜斑样变多见于十二指肠球部。

  3讨论

  本组结果显示肝硬化患者胃镜下主要表现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消化性溃疡病,门脉高压性胃病,糜烂性胃炎,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是肝硬化门脉高压的最重要表现,而红色征、青蓝色、蛇皮样变是最常见的内镜表现,红色征为门脉高压患者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危险因子,故胃镜难以准确判断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和预测出血[1] 。肝硬化引起食管胃黏膜损害发生机制是由于肝硬化门脉高压胃黏膜血流减少、胃黏膜对致病因素敏感性增加、毛细血管扩张及通透性增强,使氢离子大量回渗致使胃黏膜受损,血中胃泌素增多、幽门括约肌功能紊乱、胆汁反流增加、肝功能障碍、白蛋白和凝血因子合成减少,导致胃黏膜对损伤的修复能力下降所致[2] 。

  【参考文献】

  [1]李益农,陆星华.消化内镜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178.

  [2]彭文伟.病毒性肝炎研究[M].第2版.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1998:105.
仁和医学论文网专业提供代写代发医学论文服务,并提供大量论文资料,如有业务需求请咨询网站客服人员!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第七例——全身皮肤硬化,活动后呼吸困
    伴发干燥综合征的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肝
    儿童多发性硬化九例分析
    肝硬化患者血清中细胞因子的检测及其临
    动脉粥样硬化性闭塞症和血栓闭塞性脉管
    肝硬化病人营养支持的进展
    雌激素对去势兔血脂 内皮素及动脉粥样
    肝硬化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73例分析
    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64例临床
    系统性硬化症发生肾危象一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难治性肝硬化腹水1例
    六虫胶囊对肢体动脉硬化闭塞症微循环的
    红花注射液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