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重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的主要死亡原因。上海透析移植患者登记资料统计DN已占透析患者总数的15%左右,且以每年8% ~10%速率递增[1]。如何防治DN受到关注,其发生机制涉及糖、脂肪代谢和血液动力学、血液流变学及细胞因子等多个环节。本组观察脂化前列腺素E1(Lipo-PGE1)对不同时期DN患者治疗前后的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及肾功能的变化,以探讨其辅助治疗DN的有效性。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04年9月至2008年2月本科住院2型DN 130例,诊断均符合美国糖尿病协会(ADA)标准,糖尿病史>5年,并排除非糖尿病肾脏损害,近期无感染及肾毒性药物使用史。随机分为治疗组9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男48例,女42例;年龄45~78岁,平均61.5岁;对照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43~77岁,平均62.8岁。
1.2 方法
两组分别按血肌酐(SCr)及UAER 分成早期DN组(UAER≤200μg/min,SCr<133μmol/L)、临床DN组(UAER>200μg/min,SCr<133μmol/L)、轻度肾功能不全组(UAER>200μg/min ,133μmol/L≤SCr ≤250μmol/L)、重度肾功能不全组(UAER>200μg/min, SCr> 250μmol/L)。入院后均予以控制饮食,胰岛素降糖,使患者稳定于糖化血红蛋白(HbA1c)<7%,控制血压(Bp)于120/80mmHg~140/90 mmHg,[SCr<250μmol/L,钙拮抗剂(CCB)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联合使用,SCr> 250μmol/L,CCB与β受体阻断剂联合使用]。他汀类控制血低密度脂蛋白(LDL-CH)≤2.6mmol/L。治疗组均予以脂化前列腺素E1(Lipo-PGE1,凯时注射液,××医药股份有限公司)20μg加入生理盐水100ml,静脉滴注,14d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UAER及SCr、HbA1c 、LDL-CH 、平均动脉压(MAP)变化。于治疗前空腹12h采肘静脉血测SCr、HbA1c、LDL-CH。留取24h尿测UAER,于治疗结束重复检测以上指标,并随访3个月。
1.3 统计学处理
结果(x±s)表示,两样本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统计学处理用SPSS 11.5软件。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的变化
治疗组早期DN组、临床DN组,轻度肾功能不全组治疗后UAER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分别为p<0.01,p<0.01,p<0.05),轻度肾功能不全组治疗后较治疗前SCr也有明显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且随访3个月稳定。而重度肾功能不全组SCr及UAER治疗后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亦无显著性差异,随访3个月有升高趋势。两组 DN HbA1C、LDL-CH、MAP治疗前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见表1~4。表1 两组DN的临床资料(略)表2 两组 DN UAER比较(略)表3 两组 DN SCr比较(略)表4 两组 DN HbA1C、LDL-CH、MAP比较(略)
3 讨论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之一,目前认为主要病理机制为肾脏血液动力学异常、肾小球微循环障碍[2],葡萄糖本身代谢异常导致肾脏病变基础上,许多生长因子、细胞因子被激活参与了肾脏的损害,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蛋白尿、水肿、肾功能损害、最后进入终末期肾衰(ESRD),故早期治疗对改善DN预后是关键。 糖尿病肾脏血液动力学改变主要表现在肾脏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RAS)兴奋、肾内缩血管物质增多如TXA2/PGI2失衡、内皮素水平升高[3],同时糖尿病患者存在高凝状态,如内源性凝血系统激活,PAI-1升高所致纤溶活性下降,其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密切相关[4],而PAI-1升高又是肾小球硬化进展的一个主要因素[5]。前列腺素E1(PGE1)是对血管具有生物学作用的前列腺素之一,能抑制RAS的活性[6],使DN高灌注、高滤过得到改善,延缓肾功能损害[7]。能减少DN患者内皮素水平[8]及PAI-1水平[9],从而减少尿蛋白水平。
本研究观察到早期DN组、临床DN组,轻度肾功能不全组治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