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必要时行胃镜检查。
2 结果
2.1 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患者症状改善状况分为:①显效:进食基本正常;②有效:进食明显改善;③无效:进食状况无改善。
2.2 结果评价
支架置入术后全部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粘膜损伤和少量渗血,1例发生术后出血,采取内镜直视下止血治愈,1例发生术后移位,取出后第二次放置成功。无1例发生大出血、穿孔和心脑血管意外等严重并发症。本组28例患者支架置入后26例支架放置后3 d内吞咽困难症状得到缓解或消失,短期临床有效率92.8%。其余2例于2 W内症状明显缓解。支架置入后3 d复查胃镜,胃镜下可见支架开放良好,进镜无阻力。术后发生胸骨后疼痛者19例(67.8%),多能忍受,术后2 d~5 d消失,少数需给予止痛药或镇静剂。随访3个月无1例发生支架移位。3月后取出支架,定期随访3月~7年,无1例复发,症状消除率达100%。
3 讨论
AC的病因尚未完全阐明,一般认为本病属神经源性疾病,可能与遗传、自身免疫、感染等因素有关。目前尚无特异有效的治疗方法,口服药物治疗对症状的缓解有限且持续作用时间短暂,仅能作为较轻病人的暂时选择;手术治疗创伤大,并发症多,术后胃食管返流发生率36%[7];肉毒毒素注射治疗症状的缓解期短,需反复注射,长期应用有可能发生毒性反应[8];气囊扩张治疗文献报道较多,疗效评价差异很大[9]。本组28例AC患者接受金属支架治疗取得了良好疗效,虽然有2例患者第一次取出支架后症状复发,经再次支架置入后同样出现显著疗效,现结合文献及作者的体会阐述如下。
3.1 提高疗效的关键因素
可取出式金属支架是治疗AC的新方法,其原理是置入病变处的支架随体温逐渐扩张,约需12 h~24 h直径达到预定值,造成贲门肌层慢性撕裂。所以贲门肌撕裂较为规则,修复时疤痕相对较少,再狭窄发生率低[10]。因此,认真观察狭窄段的形态和长度、选择适当直径的支架、支架持续放置的时间、支架放置的准确定位是治疗成功的重要因素,才能确保有效地拉断贲门部的环形肌层,从而达到长期治愈的目的。
由于随着支架置入肌源性贲门狭窄逐渐扩张,支撑支架周边压力逐渐减小,因此,一般在支架置入3个月左右将支架取出。但是,对于支架固定较牢固的患者,适当延长取出时间,有可能进一步提高首次支架置入远期治疗效果。
3.2 并发症及其防治
经胃镜放置金属支架常见并发症有出血、穿孔、支架阻塞、支架移位等,发生率报道不一。并发症的发生主要与选用的支架类型和直径、病变部位的形态长度、胃肠动力等因素有关[11]。因此术前通过内镜的仔细检查,充分了解病变的具体情况,选择长度、直径、种类恰当的支架,同时,操作时要轻揉,退出输送器要缓慢等,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综上所述,胃镜下金属支架置入治疗AC操作简便、安全性高、并发症少、疗效确切,可以显著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是目前贲门失弛缓症治疗的一种理想方法。
(更多医学论文就在仁和医学论文网:www.ablunwen.com)
【参考文献】
[1] 许国铭,李兆申.贲门失弛缓症.上消化道内镜学[M].第1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293~295.
[2] St Peter,S D, Swain. Achalasia:acomprehensive review[J].Surg Laparosc Endosc Percutan Tech,2003,13(4):227~240.
[3] 于皆平,沈志祥,罗和生,主编.实用消化病学[M].北京: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80~92.
[4] Brisinda G, Civello I M, Albanese A, et al.Gastrointestinal smooth muscles and sphincters spasms:treatment with botulinum neurotoxin[J].Curr Med Chem,2003,10(7):603~623.
[5] 柯美云.贲门失弛缓症.现代胃肠病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出版,1994:715~722.
[6] Dler DG, Romero Y.Primary esophageal motility disorder[J].Mayo Clin Proc,2001,76(2):195~200.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