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内科论文 >> 正文  

白介素8联合CRP测定对冠心病患者远期心血管事件的预测意义

心血管死亡5例。

    2.2  心血管事件与测定的IL_8及CRP数值关系见表1。

    IL_8与远期心血管事件:高IL_8组与低IL_8组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χ2=4.62,P<0.05。在调整了传统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后,高IL_8是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其相对危险度为1.89,P<0.05。

    CRP与远期心血管事件:高CRP组与低CRP组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χ2=7.15,P<0.05。在调整了传统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后,高CRP发生心血管事件的相对危险度为2.33,P<0.05。表1  各组主要心血管事件随访结果注:与高组比较P<0.05

    高IL_8联合高CRP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58%(11例),较单因子升高或两因子均低者(事件发生率27%)明显升高,调整了上述传统危险因素后,其发生远期事件的相对危险度为3.1(P<0.01),较前单因子水平增高组明显升高。

    3  讨论

    近年来,炎症因子逐步受到关注,特别是CRP,被认为在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成和破裂中都起到了关键作用。冠心病的传统易患因素一般是高龄、高血脂、糖尿病、高血压、吸烟等,而新的危险因素(C_反应蛋白、止血激活剂标志物、白介素6和白介素8、纤维蛋白原等)和传统因素共同运用能够提供对心血管疾病危险性最好的评估[5]。

    高CRP水平已经用来预测心血管事件发生的风险[6],本研究根据AHA/CDC,以0.03g/L为切点[4],将对象分为高CRP(≥0.03g/L)及低CRP组(<0.03g/L),2年随访发现,两组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在18个月之后开始出现统计学差异,2年后高CRP组的事件发生率为45%,较低CRP组20%明显增高(P<0.05);调整了相关传统事件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史后,其相对危险度为2.33,提示高CRP为预测远期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这与过去的研究结果一致。

    白介素(IL)家族中的IL_1、IL_5、IL_6、IL_8、IL_12、IL_18、及肿瘤坏死因子_a、干扰素_γ等促炎症细胞因子中,IL_6和IL_8与冠心病关联最为密切,IL_8作为一种新发现的细胞自身调节因子,对嗜中性粒细胞、T淋巴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均具有趋化作用,并可显著激活嗜中性粒细胞,与IL_1β、IL_6及肿瘤坏死因子_a类似,是参与机体炎症反应和一系列病理生理过程的重要介质,且与疾病的活动性有关。已有较多研究表明,IL_8参与了冠心病的发病过程,并加重动脉粥样斑块的不稳定性[7]。本实验采用流式细胞仪对血清IL_8进行测定,结果提示IL_8在冠心病患者中明显升高,高IL_8(≥228.6pg/ml)组与低IL_8(<228.6pg/ml)组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在2年后差异出现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另外,本文发现,在高IL_8合并高CRP组,其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前两组,2年后为58%,其相对危险度为3.1,与单因子升高组相比,其大大增加了对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提示对于冠心病患者,与单独测定CRP相比,联合测定入院时IL_8及CRP水平将更有助于预测未来的心血管事件。有资料显示[8]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CRP和IL_8水平与左室射血分数呈显著负相关,炎症因子升高越明显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越高。

    本文结果显示CRP,IL_8同样可能是冠心病发生远期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而联合测定该两者水平能提高对冠心病患者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但本文样本量较小观察时间较短,随访中冠心病二级预防药物的使用未能完全一致,对远期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判断可能存在一定的影响。确切的结论尚有待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Morrow DA, Rifai N, Antman EM, et al. C_reactive&nb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
     型白细胞介素浓度变化与烧伤程度的关
    白细胞介素1  肿瘤坏死因子 在膝关节原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沙眼衣原体感染输卵管性不孕患者输卵管
    白细胞介素2基因转导对卵巢癌细胞系SK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与腹腔液中肿瘤
    白介素
    不明原因早期自然流产患者蜕膜巨噬细胞
    上腹部手术不同剂量的舒芬太尼对血清白
    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白细胞介素4 6 8 10水
    上腹部手术不同剂量的舒芬太尼对血清白
    白细胞介素4和 干扰素的变化在胸腔积液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