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D 40 CD 40L与血栓性疾病研究进展 |
|
狭窄且血浆sCD 40L明显增高。CD 40L或sCD 40L可通过其赖精谷氨酸整合素识别序列与αⅡbβ3整合素相结合,增强体内血小板聚集、黏附功能,从而稳定富含血小板栓子,促进血栓形成[15]。CD 40L或sCD 40L也可通过抑制受损血管内皮的再愈合而促进再狭窄过程。Urbich等[16]研究发现,CD 40L或sCD 40L能抑制生长因子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迁移,刺激平滑肌细胞增生,从而促进再狭窄。
6 CD 40CD 40L与糖尿病血管并发症
国内徐氏等[ 17]应用ELISA法检测1型糖尿病和对照组血清sCD 40L水平,结果病例组和对照组的血清sCD 40L水平分别为2.39 ±0.9 ng/ml及2.35 ±1.1 ng/ml,两组比较无显著性意义(P>0.05)。在所观察的变量中,1型糖尿病患者sCD 40L 水平与年龄正相关,而与其它变量不相关;对照组sCD 40L水平与所有变量均不相关,结论是随年龄增加。1型糖尿病患者血清sCD 40L 水平有增高趋势,其并发血管病变的风险增加。因此,血清sCD 40L水平的检测可作为1型糖尿病患者病情控制情况的衡量指标。Nikolaus等[18]把39例2型糖尿病并冠状动脉疾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一组服用罗格列酮(4 mg 2次/d),另一组服用安慰剂,动态观察血清sCD 40L变化。结果发现,治疗组与安慰剂组相比,血清sCD 40L水平在2周后下降了8.1%;在6周后下降了18.4%;在12周后下降了27.5%,提示胰岛素增敏剂可通过下调血清sCD 40L水平达到抗炎和抗动脉粥样硬化。与健康人相比,糖尿病患者CD 40与CD 40L表达升高,血糖控制不良可能是糖尿病CD 40CD 40L表达升高原因[19]。Cipollone等[20]报道,降低血糖水平可使血浆sCD 40L生物合成减少,血糖化血红蛋白与sCD 40L存在良好线性关系。代
谢紊乱改善后,sCD 40L生物合成显著降低。国外文献报道了80例1型糖尿病合并颈动脉内膜增厚患者和20名正常人血清sCD 40L的水平,发现病例组比对照组高,结论是血清sCD 40L是颈动脉内膜增厚的独立危险因素[21]。
7 前景与展望
大量研究证实,CD 40CD 40L在血栓形成、动脉粥样硬化等病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通过抑制CD 40CD 40L的表达可望阻止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进展、促进斑快稳定和预防血栓性疾病的发生,具有潜在治疗价值。但目前仍有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如CD 40及CD 40L上级调节机制尚不清楚;动物试验证实CD 40L 抗体可延缓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特别是它可能对粥样斑块有稳定作用,但在人体上应用效果如何尚不知晓。
【参考文献】 [1]SCHONBECK U ,NACH F ,LIPPY P ,et al. CD 154(CD 40 ligand ) [J ].Cell Biol,2000 ,32:687693.
[2]SCHONBECK U ,LIPPY P. The CD 40/ CD 154 receptor/ ligand dyad [J]. Cell MolLife Sci,2001,58:443.
[3]SCHONBECK U , MACH F , SUKHOVA&n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C反应蛋白及其多态性与冠心病 下一个医学论文: 抗凝血酶治疗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研究进展
|
|
|